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ZJ020)

作品数:5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才俊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宗教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等教育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美国传教士福音民国辛亥革命孙中山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福音奋兴运动”与美国对华传教事业的兴起被引量:3
《宗教学研究》2015年第4期203-211,共9页陈才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督教与近代中美关系研究"(编号:12BZJ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2014年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项目"(批准号:留金发[2014]3012);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项目(批准号:332201412614104)的资助
17世纪末至19世纪下半叶席卷欧美的基督新教"福音奋兴运动"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海外传教运动的兴起。18世纪末19世纪初,作为"福音奋兴运动"重要组成部分的美国"第二次大觉醒运动",在新英格兰地区掀起新的宗教复兴热潮,导致诸多传教机构...
关键词:福音奋兴运动 美国大觉醒运动 海外传教运动 美国传教士 
民国肇建时期美国传教士对袁世凯之复杂情感被引量:2
《世界宗教研究》2015年第2期128-139,共12页陈才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督教与近代中美关系研究"(批准号:12BZJ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2014年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项目"(批准号:留金发[2014]3012);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项目(批准号:332201412614104)的资助
民国肇建之初,美国在华传教士因福音传播事业所需以及袁世凯所表现出的对基督宗教之睦善态度,遂对其抱有好感,寄予厚望,接受其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大多数传教士认为,袁世凯是其时中国领导者之中的最强有力者和最能胜任者,是最能在国家处...
关键词:美国传教士 袁世凯 “二次革命” 中美关系 民国肇建 
传教士与台湾形象在美国之早期传播与建构被引量:1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0期72-82,162,共11页陈才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督教与近代中美关系研究>(批准号:12BZJ020)
美国人最初获知有关台湾的信息,多来自欧洲之出版物,随之则为大量来华美国侨民之著述。西方来华传教士作为一个极为重要而又颇为特殊的群体,在华居住时间相对稳定,文化素养整体较高,谙熟中国语言文化。他们通过创办报刊、出版著作、举...
关键词:传教士 台湾形象 美国 
陈垣与北京辅仁大学之大学理念被引量:1
《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第8期84-91,97,共9页陈才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2BZJ020)
北京辅仁大学(1925-1952)是一所直属罗马教廷,由中国籍天主教领袖英敛之等人倡导发起,由教廷委托美国本笃会协助创办的天主教大学。自辅仁大学在北京创建、走向鼎盛及至终结,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陈垣一直执长该校(1926-1952),他在教育...
关键词:陈垣 北京辅仁大学 天主教大学 大学理念 
1911年后美国传教士对孙中山之态度被引量:2
《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3期116-126,共11页陈才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督教与近代中美关系研究"(批准号:12BZJ02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信仰自觉与民族自觉--基督徒与晚清革命研究"(批准号:12YJA770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辛亥革命成功之初,美国在华传教士因这场革命的领袖孙中山之基督徒身份而对其大加推崇,甚至将其视为君士坦丁大帝,期冀借其影响力使异教的中国人皈依耶稣基督。更有传教士预测,中国不仅会成为一个共和国家,还有可能成为一个基督宗教国...
关键词:美国传教士 孙中山 辛亥革命 中美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