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才俊

作品数:42被引量:9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传教士美国传教士基督宗教基督新教孙中山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宗教学研究》《新华月报》《学术研究》《暨南史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祆教华化与夷教中国化之早期尝试——评《中古祆教东传及其华化研究》
《世界宗教研究》2023年第8期120-122,共3页陈才俊 张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传教士在基督教中国化进程中的整体作用研究”(22BZJ036)阶段性成果。
祆教,中国古称火教、火祆教、拜火教等,源自古代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琐罗亚斯德教诞生于约公元前10世纪之前的中亚南部和东伊朗地区,因教主琐罗亚斯德(Zoroaster)而得名,信仰先知查拉图斯特拉(Zarathustra,古伊朗语,...
关键词:琐罗亚斯德教 查拉图斯特拉 火祆教 一神论 拜火教 世界万物 伊朗语 华化 
孙中山早期现代化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被引量:4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26-38,共13页陈才俊 
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项目“多元宗教信仰语境下港澳地区国家认同建构与爱国情怀培育研究”(JDNJL202007)。
孙中山1879年至1892年先后在檀香山、广州、中国香港的基督教会学校接受完整的西式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既是晚清中国较早全面认识西方现代文明、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的重要先行者,亦是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想的卓越建构者。青年时期的孙中...
关键词:孙中山 现代化思想 中国早期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耶稣会风格”教堂与澳门城市空间早期建构被引量:2
《世界宗教文化》2021年第6期142-149,共8页陈才俊 
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资助项目“多元宗教信仰语境下港澳地区国家认同建构与爱国情怀培育研究”(JDNJL202007)阶段性成果。
1557年澳门开埠之后,以耶稣会为主体的罗马天主教修会伴随葡萄牙人的入居而纷至沓来,积极兴建教堂。天主教堂既是澳门最早的公共建筑,亦是澳门城市诞生的标志。居民围绕教堂聚居,渐趋形成市民中心—教区或堂区,奠定澳门早期城市的雏形...
关键词:天主教堂 “耶稣会风格”建筑 澳门城市空间 
晚清基督徒知识分子之信仰抉择与爱国救国思想被引量:1
《宗教学研究》2017年第4期209-217,共9页陈才俊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信仰自觉与民族自觉--基督徒与晚清革命"(12YJA770002);2016年广东省普通高校省级(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重大项目(社会科学类)"基督宗教与近代中国的知识转型"(2016WZDXM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晚清以降,伴随基督宗教第四次在中国传播的渐趋深入和影响的愈益扩大,华人基督徒知识分子群体逐渐形成。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华人基督徒知识分子已广布海内外,声势浩大,成为中国社会与思想界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他们大多在国内或者国...
关键词:晚清 华人基督徒 信仰 爱国救国思想 
“福音奋兴运动”与美国对华传教事业的兴起被引量:3
《宗教学研究》2015年第4期203-211,共9页陈才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督教与近代中美关系研究"(编号:12BZJ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2014年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项目"(批准号:留金发[2014]3012);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项目(批准号:332201412614104)的资助
17世纪末至19世纪下半叶席卷欧美的基督新教"福音奋兴运动"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海外传教运动的兴起。18世纪末19世纪初,作为"福音奋兴运动"重要组成部分的美国"第二次大觉醒运动",在新英格兰地区掀起新的宗教复兴热潮,导致诸多传教机构...
关键词:福音奋兴运动 美国大觉醒运动 海外传教运动 美国传教士 
民国肇建时期美国传教士对袁世凯之复杂情感被引量:2
《世界宗教研究》2015年第2期128-139,共12页陈才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督教与近代中美关系研究"(批准号:12BZJ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2014年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项目"(批准号:留金发[2014]3012);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项目(批准号:332201412614104)的资助
民国肇建之初,美国在华传教士因福音传播事业所需以及袁世凯所表现出的对基督宗教之睦善态度,遂对其抱有好感,寄予厚望,接受其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大多数传教士认为,袁世凯是其时中国领导者之中的最强有力者和最能胜任者,是最能在国家处...
关键词:美国传教士 袁世凯 “二次革命” 中美关系 民国肇建 
价值体系的重建与人类文明的重构——关于“人类文明建构”的对话被引量:3
《新华月报》2014年第24期53-55,共3页章开沅 陈才俊 
这一百年,人类对自然环境与精神文明的破坏,在规模与危害程度两方面均史无前例。只有全世界不同地理区域、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的公民共同携起手来,“求大同,存小异”,人类文明的重构才成为可能。对中国而言,提供一个开...
关键词:人类文明 价值体系 重构 对话 精神文明 自然环境 危害程度 地理区域 
基督新教传教士与近代新疆的社会文化发展被引量:3
《暨南史学》2014年第1期366-386,共21页陈才俊 
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新教传教士从不同的路径涉足中国新疆地区,开启在疆传教事业。半个多世纪里,来自北欧的瑞典传教团和由英国传教士戴德生创建的国际性传教组织中华内地会,始终充当着新教在疆传教的主角,直至最后被迫离开新疆。总...
关键词:基督新教 传教士 近代新疆 瑞典传教团 中华内地会 
传教士与台湾形象在美国之早期传播与建构被引量:1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0期72-82,162,共11页陈才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督教与近代中美关系研究>(批准号:12BZJ020)
美国人最初获知有关台湾的信息,多来自欧洲之出版物,随之则为大量来华美国侨民之著述。西方来华传教士作为一个极为重要而又颇为特殊的群体,在华居住时间相对稳定,文化素养整体较高,谙熟中国语言文化。他们通过创办报刊、出版著作、举...
关键词:传教士 台湾形象 美国 
陈垣与北京辅仁大学之大学理念被引量:1
《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第8期84-91,97,共9页陈才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2BZJ020)
北京辅仁大学(1925-1952)是一所直属罗马教廷,由中国籍天主教领袖英敛之等人倡导发起,由教廷委托美国本笃会协助创办的天主教大学。自辅仁大学在北京创建、走向鼎盛及至终结,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陈垣一直执长该校(1926-1952),他在教育...
关键词:陈垣 北京辅仁大学 天主教大学 大学理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