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326)

作品数:13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赵开弘周明董金荣武栋汪星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环境科学研究》《生物工程学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体外重组鱼腥藻PCC7120叶绿素A浸没式水华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蓝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9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12期48-51,共4页汪星 周明 廖兴盛 赵开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32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4-0717)
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鱼腥藻PCC 7120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加入少量DBP对蓝藻的生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随着DBP加入量的增大,藻的生长逐步受到抑制,直至衰亡。通过测定叶绿素a(chla)、可溶性蛋白、三磷酸腺酐(ATP...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叶绿素A 可溶性蛋白 三磷酸腺酐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还原型谷胱甘肽 
H_2O_2与UV-C灭藻的协同效果研究及工程实验被引量:13
《环境科学研究》2006年第6期59-63,共5页景江 周明 汪星 赵开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7032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4-0717)
研究了UV-C/H2O2催化氧化去除鱼腥藻PCC7120的效果,探讨了各种因素如c(H2O2),pH,辐照度及反应时间对灭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2O2对UV-C(紫外线C波段辐照)灭藻具有协同作用,UV-C/H2O2高级氧化体系对鱼腥藻PCC7120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在...
关键词:UV—C/H2O2高级氧化体系 鱼腥藻PCC7120 SOD酶 POD酶 叶绿素A 
藻蓝蛋白裂合酶突变体的构建及其对催化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2期256-259,共4页张玲 武栋 叶斌 周明 赵开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326)资助
在序列分析的基础上,使用PCR技术构建了藻蓝蛋白裂合酶CpcE/CpcF基因的缺失突变体:cpcE(42~276)、cpcE(1~274)、cpcE(1~272)、cpcF(1~160)、cpcF(10~213).突变体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 30a(+)后,利用体外重组实...
关键词:藻蓝蛋白 裂合酶 缺失突变体 体外重组 
鱼腥藻PCC7120细菌光敏色素缺失突变体的自催化重组研究被引量:1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5年第6期505-510,共6页甘春晖 冉勇 赵开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0201001和30270326)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从鱼腥藻PCC 7120 DNA中扩增出细菌光敏色素缺失突变体基因aphA(26-320)、aphA(27-320)、aphA(28-320)、aphA(29-320)和aphA(32-320),利用表达载体pET 30a进行高效表达,获得的A phA缺失突变体脱辅基蛋白在一定...
关键词:细菌光敏色素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缺失突变体 体外重组 
藻蓝蛋白和藻红蓝蛋白β亚基半胱氨酸的定点突变及体外重组研究被引量:9
《水生生物学报》2004年第4期344-348,共5页宋波 朱菁萍 周明 赵开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 0 2 70 3 2 6和 90 2 0 10 0 1)
为研究藻蓝蛋白 (PC)和藻红蓝蛋白 (PEC) β亚基 (分别简称为 β PC、β PEC)生物合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用MegaprimerPCR定点突变技术设计 β PC、β PEC中与藻蓝胆素连接的第二个半胱氨酸的定点突变蛋白质 β PC(C15 5I)和 β PEC(C...
关键词:藻胆蛋白 藻蓝蛋白 藻红蓝蛋白β亚基 半胱氨酸 定点突变 体外重组 
鱼腥藻PCC7120藻红蓝蛋白操纵子A、E和F基因的克隆、表达和活性分析被引量:3
《水生生物学报》2004年第3期275-278,共4页孙亚楠 武栋 周明 赵开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0 2 70 3 2 6和 90 2 0 10 0 1)资助
通过PCR技术从鱼腥藻PCC712 0总DNA中扩增藻红蓝蛋白A基因 (pecA)、E基因 (pecE)、F基因 (pecF) ,将pecA、pecE、pecF分别克隆于pBluescript,然后将pecA、pecE、pecF基因分别插入表达载体pET30a进行高效表达。pecA表达产物藻红蓝蛋白α...
关键词:鱼腥藻 PCC7120 藻红蓝蛋白 操纵子 基因 克隆 表达 体外重组 裂合异构酶 
浸没式UV-C技术用于自来水厂除藻的研究被引量:4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6期111-113,共3页周明 董金荣 包广旬 赵开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0 2 70 32 6 ) ;华中科技大学基金资助项目 (0 10 12 6 0 0 73)
设计了一种浸没式UV C装置 ,用于自来水厂斜管沉淀池的抑藻、除藻 .通过分析其试验数据 ,认为是因为抑制了藻类的光合作用 ,从而达到抑藻和除藻目的 .还实施了用黑色网格纤维罩在斜管沉淀池上的办法 ,减弱斜管沉淀池中藻类可吸收的太阳...
关键词:浸没式UV-C技术 生长曲线 光合作用 除藻 
集胞藻PCC6803细菌光敏色素体外重组和光化学活性研究被引量:4
《生物工程学报》2004年第2期238-244,共7页董依然 冉勇 赵开弘 周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90 2 0 1 0 0 1和 30 2 70 32 6 )资助~~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从集胞藻PCC680 3总DNA中扩增出细菌光敏色素全片段cph1及cph1(C 43 5) ,克隆于pBluescriptSK(+ ) ,然后插入表达载体pET3 0a进行高效表达。获得的脱辅基蛋白Cph1、Cph1(C 43 5)在合适的缓冲体系下分别与藻蓝胆...
关键词:集胞藻 PCC6803 细菌光敏色素 体外重组 光化学活性 DNA 克隆 表达 藻蓝胆素 PCB 
浸没式UV-C技术对念珠藻“水华”的抑制效应被引量:3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10期16-18,38,共4页董金荣 周明 赵开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0 2 70 3 2 6)
以“水华”蓝藻中常见的念珠藻 N ostoc712 0为受试藻种 ,分别设计了浸没式 UV-C技术抑藻实验、细胞形态观察实验和 SDS-PAGE电泳实验等 ,最后分别从群体、细胞。
关键词:水华 念珠藻 藻胆蛋白 浸没式UV—C技术 
浸没式UV-C技术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应被引量:9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4期549-552,557,共5页周明 董金荣 赵开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70326).
以"水华"蓝藻中常见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为受试藻种,探索一种用于蓝藻"水华"控制的方法,即浸没式UV-C技术.并通过一系列实验,分别从群体、细胞、分子水平,对此技术控制蓝藻生长的抑制效应予以阐释.
关键词:水华 浸没式UV—C技术 铜绿微囊藻 生长曲线 SDS—PAGE电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