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专项创新基金(2010)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赵守盈薛雯吕红云张禹潘云成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菏泽学院学报》《教育研究与实验》《作家》更多>>
相关主题:价值观结构中学教师工作中学教师《在细雨中呼喊》叙述者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论《在细雨中呼喊》的双重文本结构
《作家》2011年第10期8-9,共2页黄灿 
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专项创新基金项目“余华小说研究”成果,编号:“研(2010)16”
《在细雨中呼喊》是具有双重文本结构的小说。余华在其宏观和微观层面上采用了两套叙事逻辑。在宏观层面,小说呈现出非对称的封闭结构;在微观层面,小说以记忆为轴,抵达虚构和现实的两极。小说因此具有了较为完整的虚构空间,并与现实世...
关键词:余华 《在细雨中呼喊》 叙述者 双重文本结构 
自然与“硬汉”:征服者的赞歌——张承志小说的一种解读
《作家》2011年第4期18-19,共2页周爱勇 
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专项创新基金项目“生态和女性双重视野下的张承志作品研究”成果,编号“研(2010)15”
征服者的"硬汉"形象是张承志笔下塑造的为数最多的人物之一。他选择了人与自然对抗的方式、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来塑造其笔下的"硬汉"。而他对自然的描写是工具化的描写,对自然的审美是工具化的审美。
关键词:自然 “硬汉” 征服 工具化审美与生态审美 
辛亥革命前夕贵州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的形成原因探析
《菏泽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78-83,共6页潘云成 
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专项创新基金资助课题"19世纪末至辛亥革命前贵州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的成果;项目批号:研(2010)23
19世纪末至辛亥革命前,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下,贵州近代新型知识分子开始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贵州资产阶级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思潮以及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在贵州的传播、贵州近代的新式教育以及...
关键词:贵州 新型知识分子 形成原因 
贵州中学教师工作价值观结构的层面理论研究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年第5期76-79,共4页吕红云 赵守盈 张禹 薛雯 
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专项创新基金重点项目合同编号:研(2010)1号
本文应用层面理论探讨贵州省中学教师工作价值观结构并进行相关分析,以期对教师工作价值观深入了解。结合Elizur、Mantech的量表构建教师工作价值观量表,对432名教师进行调查,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最小空间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工作...
关键词:中学教师 工作价值观结构 层面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