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12003)

作品数:8被引量:12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培军莫照兰陈师勇张振冬陈晓燕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大学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热带海洋学报》《高技术通讯》《遗传》《微生物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牙鲆溶藻弧菌鳗弧菌病原菌系统发育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牙鲆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
《高技术通讯》2006年第12期1312-1315,共4页张振冬 张培军 莫照兰 
973计划(G1999012003)资助项目.
通过尾静脉采血收集养殖牙鲆的外周血细胞,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吞噬原测定了外周血细胞的免疫吞噬活性。结果表明,牙鲆外周血中至少存在3种形态的白细胞具有明显的吞噬活性,吞噬指数和吞噬百分率分别为1.95±0.25和(21.1±1.4...
关键词:牙鲆 吞噬活性 免疫粘附 红细胞免疫 
细菌毒力基因体内表达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7
《遗传》2005年第3期505-511,共7页陈师勇 莫照兰 张振冬 邹玉霞 徐永立 张培军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编号:G1999012003)资助~~
病原菌入侵宿主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为了深入了解病原菌的致病机理,人们需要鉴定那些在感染过程中特异表达的细菌毒力基因。为此,多种体内实验模型被建立起来分析细菌在宿主体内的基因表达,它们包括了体内表达技术、信号标签突变技...
关键词:细菌 毒力基因 体内表达 检测技术 
溶藻弧菌内毒素免疫Balb/c小鼠方法的研究
《热带海洋学报》2004年第3期6-10,共5页陈晓燕 胡超群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120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SCX2-SW-302-7)
采用热酚水法提取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病原溶藻弧菌VAL02菌株的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用提取的LPS按15、30、60μg·只-1和VAL02菌株颗粒抗原按1×108(不加佐剂)和1×108cell·只-1。(加佐剂)的方式免...
关键词: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 内毒素 免疫 
用RAPD技术对养殖环境溶藻弧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被引量:10
《热带海洋学报》2002年第4期49-54,共6页陈偿 胡超群 张吕平 沈琪 陈晓燕 任春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120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SCX2 1 04)资助
利用RAPD技术对不同宿主、不同环境分离的8个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株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8个引物共获得了46条多态性条带,将8个株系分为3个类群,不同宿主(石斑鱼Epinephelusfario和凡纳对虾Penaeusvannamei)、不同环境及药...
关键词:RAPD技术 养殖环境 溶藻弧菌 遗传多样性 致病性 海洋水产养殖性 
鳗弧菌胞外产物中致病因子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被引量:18
《高技术通讯》2002年第8期96-100,共5页陈师勇 莫照兰 张振冬 徐永立 张培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 (G19990 12 0 0 3)资助项目
鳗弧菌致病株M3的胞外产物经超滤、SephadexG10 0凝胶层析、DEAE cellulose离子交换层析和HPLC凝胶色谱层析纯化后 ,得到一个纯化的毒性蛋白酶 ,其对金鱼的半数致死量为 1 2微克蛋白 /克体重。该蛋白酶的分子量为 36 5kDa ,等电点为 5 ...
关键词:胞外产物 鳗弧菌 致病因子 蛋白酶 分离纯化 鱼类 毒性 流行性疾病 
溶藻弧菌脂多糖在两种鱼类体内的组织分布被引量:5
《热带海洋学报》2002年第4期30-35,共6页陈晓燕 胡超群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120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项目(KSCX2 1 06)
用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的VAL02和VAL00尾静脉和腹腔注射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malabaricus,收集感染后1、4、24、48和144h鱼的各器官标本,用斑点免疫ELISA(dotEnzyme linkedimmunosorbentAssay)法检测其中的脂多糖(lipopolysacc...
关键词:溶藻弧菌 脂多糖 点带石斑鱼 组织分布 致病机理 五带豆娘鱼 疫苗作用机理 
一株牙鲆皮肤溃烂症病原菌的鉴定被引量:48
《微生物学报》2002年第3期263-269,共7页莫照兰 茅云翔 陈师勇 张培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资助项目 (G1 9990 1 2 0 0 3)~~
从山东荣成养鱼场发病牙鲆分离到一株病原菌M3 ,革兰氏阴性 ,杆状 ,能运动 ,菌落半透明 ,用BIOLOG细菌鉴定系统不能鉴定。通过 1 6SrDNA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检索发现M3菌株与弧菌属的同源性较高 ,为 94%~ 98%。系统发育学分析表明菌株M3...
关键词:牙鲆 皮肤溃烂症 病原菌 鉴定 鳗弧菌 16S RDNA 系统发育 
一株牙鲆出血症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被引量:28
《高技术通讯》2001年第12期12-17,共6页莫照兰 茅云翔 陈师勇 张振冬 张培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 (G19990 12 0 0 3)资助项目
从患出血症养殖牙鲆分离到一株病原菌M 4 ,革兰氏阴性 ,杆状 ,有极生和侧生鞭毛 ,能运动 ,菌落半透明。进行了常规生理生化和BIOLOG GN细菌鉴定系统测试 ,结果表明菌株M 4与V .carchariae的表型特征非常相似。为了进一步确定M 4的分类...
关键词:牙PING 16SrRNA基因序列 系统发育学分析 鉴定 分子生物学 出血症 病原菌M4 Vibiro carchariae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