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20056045)

作品数:24被引量:24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唐致远陈玉红贺艳兵刘强谭才渊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广州市鹏辉电池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电源技术》《物理化学学报》《化工学报》《无机化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热稳定性锂离子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溶胶凝胶法制备LiNi_(0.01)Co_(0.01)Mn_(1.98)O_(3.95)F_(0.05)及其电化学性能被引量:1
《化工进展》2007年第3期396-399,404,共5页唐致远 余明远 薛建军 高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273047);教育部博士点基金(No.20020056045)资助项目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LiNi0.01Co0.01Mn1.98O4和LiNi0.01Co0.01Mn1.98O3.95F0.05。使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合成材料的结构及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将合成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用循环伏安...
关键词:LiNi0.01Co0.01Mn1.98O3.95F0.05 溶胶凝胶法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层状锂钴镍锰氧化物交流阻抗谱的研究被引量:4
《无机材料学报》2007年第3期442-446,共5页陈玉红 唐致远 贺艳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73047);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20056045)
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锂离子电池结构、充电状态以及温度对层状锂钴镍锰氧化物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卷绕的2032电池相比,卷绕的18650电池在高频出现了感抗.根据不同电位下的阻抗谱可以推断层状锂钴镍锰氧化物的脱锂过程分为...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锂钴镍锰氧化物 交流阻抗 
pH值对共沉淀制备的LiCo_(1/3)Ni_(1/3)Mn_(1/3)O_2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功能材料》2007年第2期204-207,共4页陈玉红 唐致远 汪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73047);教育部博士点重点基金资助项目(20020056045)
用在不同PH值下制备的共沉淀前驱体合成了LiCo1/3Ni1/3Mn1/3O2材料。用XRD、IR、ESEM、交流阻抗、充放电测试仪测试了PH值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11条件下合成的材料的层状结构特征和结晶度较好;pH值对材料颗粒...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Co1/3 Ni1/3 Mn1/3 O2 共沉淀 
SAC法制备LiNi_(0.01)Co_(0.01)Mn_(1.98)O_4及其电化学性能被引量:3
《物理化学学报》2007年第1期134-138,共5页唐致远 余明远 薛建军 高飞 崔燕 黎良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73047);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20056045)资助项目
采用SAC(starch-assisted combustion)法和高温固相法分别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01Co0.01Mn1.98O4,使用X射线衍射仪、BET法、粒度分析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合成材料的结构及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将合成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活...
关键词:SAC法 LiNi0.01Co0.01Mn1.98O4 循环伏安法 交流阻抗法 电化学性能 
人工神经网络在锂离子动力电池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电源技术》2006年第10期849-851,共3页凌国维 唐致远 王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73047);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20056045)
电动汽车的使用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详细分析了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的实施方案,对现有的电池管理系统在理论上进行了创新设计。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简单直观,是研究锂离...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 锂离子动力电池 管理系统 
锂离子电池爆炸机理研究被引量:75
《化学进展》2006年第6期823-831,共9页陈玉红 唐致远 卢星河 谭才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273047);教育部博士点重点基金项目(No.20020056045)资助
安全性是高容量及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商品化的主要障碍。当在热冲击、过充、过放、短路等滥用状态下,电池内部的活性物质及电解液等组分间将发生化学、电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与气体,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电池的着火、爆炸。本文...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爆炸机理 热稳定性 过充 短路 
Li_xMnO_2的熔盐浸渍法合成和性能被引量:2
《电池》2006年第2期101-103,共3页崔燕 唐致远 薛建军 南俊民 侯宪鲁 杨敏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73047);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20056045)
采用熔盐浸渍法合成了用于可充锂电池的正极材料锂锰氧化物(LixMnO2),使用原子吸收光谱、充放电测试、X射线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合成产品的化学成分、电化学性能及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最佳锂锰配比为0.30∶1.00.将Li0.30M...
关键词:锂电池 熔盐浸渍法 锂锰氧化物 正极材料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安全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6
《化工进展》2005年第10期1098-1102,共5页唐致远 管道安 张娜 邓艳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273047);教育部博士点基金(No.20020056045)
就当前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安全性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从电池材料和电池安全性测试两个方面分析了电池安全性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锂离子动力电池 安全性 热稳定性 热反应 
多元掺杂尖晶石型Li_(1.02)M_xMn_(2-x)Q_yO_(4-y)正极材料的电化学特性被引量:5
《无机化学学报》2005年第9期1427-1432,共6页唐致远 卢星河 张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273047);教育部博士点基金(No.20020056045)资助项目
The effect of doping on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was studied for spinel type Li1.02MxMn2-xQyO4-y used as cathode material in lithium-ion battery. TG/DTA curves of the precursor (the raw materials) doped with di...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多元复合掺杂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Mg^(2+)掺杂对LiFePO_4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5年第9期1416-1420,共5页阮艳莉 唐致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73047);教育部博士点重点基金资助项目(20020056045)
以MgAC2为掺杂源,采用固相反应法在惰性气氛下合成了掺Mg的LiFePO4正极材料,考察了Mg2+对于目标化合物物理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技术对产物的结构、形貌及粒度等进行了表征,通过恒电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技术...
关键词:LIFEPO4 正极材料 Mg^2+掺杂 电化学性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