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SC09A006)

作品数:4被引量:9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汤洪李诚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华文化论坛》《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屈辞《离骚》流沙西海东非大裂谷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1700年“支那”语源研究综述被引量:1
《中华文化论坛》2012年第4期71-81,共11页汤洪 李诚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外来文化传至<楚辞>路径蠡测:南丝路--巴蜀文化--楚文化"阶段性成果(SC09A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南方丝绸之路与欧亚古代文明"(10&ZD087)阶段性成果
世界诸国称中国名号最广者当为"支那"(china),记"支那"名号最早出者为印度古文献《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及《政事论》。汉译佛经音译"Cīna"为"支那",亦有"震旦"、"振旦"、"真丹"、"真旦"、"至那"、"脂那"、"振那"等异译。千百年...
关键词:Cina 支那   成都 
从丝路看屈辞外来文化的可能性被引量:2
《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第5期87-92,共6页汤洪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重点项目“外来文化传至《楚辞》路径蠡测:南丝路--巴蜀文化--楚文化”(SC09A006)阶段性成果
历来楚辞注疏家多不认同屈辞所处先秦时代会有广泛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本文置屈辞于先秦广阔中外交通历史大语境,以丝绸之路研究成果为背景,特别是南方丝绸之路所证实的由中国西南进入南亚、中亚、西亚甚至地中海区域的交通线路,为探寻...
关键词:屈辞 外来文化 北丝路 南丝路 楚文化 印度文化 
屈辞“悬圃”再探讨被引量:1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51-56,共6页汤洪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重点项目"外来文化传至<楚辞>路径蠡测"阶段性成果(SC09A006)
《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与《天问》"昆仑县圃,其尻安在"句,俱涉"悬圃"。"县"、"悬"为古今字,意为"悬挂的花园"。"悬圃"在《楚辞》各版本及其他典籍中,与昆仑都有着紧密联系。典籍记载之"县圃"、"悬圃"与"玄圃",其所指实...
关键词:悬圃 县圃 玄圃 昆仑 通天 
流沙·赤水·不周·西海--《离骚》地理再探索被引量:6
《中华文化论坛》2010年第3期52-61,共10页汤洪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重点项目“外来文化传至《楚辞》路径蠡测”(SC09A006)之阶段性成果
《离骚》流沙、赤水、不周和西海历来歧说不断,笔者认为问题的症结点在于注家没能统观《离骚》整篇文脉大意,往往就孤立的单个语词作盲人摸象式的注解而不得其旨。故此,笔者主张将四者作整体观照,以期还原《离骚》抒情主人公在广阔天地...
关键词:流沙 赤水 不周 西海 阿拉伯沙漠 红海 东非大裂谷 印度洋 大西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