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辞

作品数:61被引量:6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汤洪廖群黄凤显张世磊梅琼林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屈原作品的异称及其成因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40-43,共4页张世磊 
汉代以后,世人对屈原作品有屈辞、屈赋、屈骚等异称,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与世人对于屈原作品的接受有关。这种接受又以屈原作品被编成集为界,分为结集之前的具体篇章接受,和结集之后对于屈原作品集的接受两个阶段...
关键词:屈原 屈原作品 异称 原因 屈辞 屈赋 屈骚 
壮族月祭仪俗与屈辞巫符喻码的文学人类学探析--基于广西宜州乍洞村的实地调研
《歌海》2021年第5期66-72,共7页李素娟 潘红交 
2017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广西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书写的文化意义研究”(项目批准号:17FZW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壮族民间的“月祭仪俗”呈示出巫文化信仰的神话元素,与屈辞“巫觋降神”的思维模式及主题理念之间交叉互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同一性和对应性。通过对宜州市刘三姐镇乍洞村塘底屯的“中秋歌会请月姑(祭月)”仪式进行考查与探究,运用文...
关键词:文学人类学 壮族月祭仪俗 屈辞 巫文化习俗 
从图像到文本:《楚辞·天问》的文本生成及其特征被引量:2
《天府新论》2021年第2期140-149,共10页叶庆兵 
《楚辞·天问》为屈原根据楚先王宗庙壁画而作,经历了从图像到文本的过程。这一生成过程对《天问》的文本特征产生了重要影响。《天问》集天文、地理、神话、传说等内容于一体,在文本上具有极大的综合性。这是由于具有宗教作用和训诫意...
关键词:《天问》 楚辞 屈辞 宗庙壁画 文本生成 
屈辞美人三重形象分析
《花溪(文艺教育)》2020年第3期0080-0081,共2页张国柱 
在屈原的辞赋中,存在着美人譬喻的三重形象特征:屈原自己、贤臣志士和圣君三者。其譬喻为屈原自身,是一个有德才的孤独者 矢志者、清流者形象;贤臣志士,则是有贤才却遗世独立的遁世者形象;为君王时,是任贤能,明法度的圣君形象。
关键词:屈辞 美人形象 孤独者 遁世者 圣君 
论屈辞的“南方”空间书写被引量:1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37-42,55,共7页王亚男 
屈原对“南方”的表现贯穿了他的多数作品。对“南方”的建构是其空间书写的重要部分。屈辞中的“南方”共有五种客观地理意义指向,另有两种特殊的意蕴:神话的“南方”与带有隐喻意义、半实半虚的“南方”。人与“南方”空间之间也存在...
关键词:屈原 南方 建构 互动 地理 
回归先秦原典视野,以地理观整体解读屈辞——《屈辞域外地名与外来文化》述评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109-112,共4页任敬文 林春萍 
先秦典籍中的地理地名,反映出先秦时代特有的地理观念,屈辞中瑰丽的域外地名及文化更是文学方面最突出之代表.自《禹贡》“九州”观念形成后,正史关于地理记载散见于《史记》的“河渠书”“大宛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等.班...
关键词:地理观念 外来文化 先秦典籍 地名 屈辞 回归 述评 解读 
作意幻设——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对屈辞“艺术性”的认识被引量:1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6期142-152,共11页廖栋梁 
《楚辞》研究史中,汉代以至宋代,人们大体从屈原之人格与情志角度更多讨论的是屈原其"人"而非其"文"。这一诠释典范至宋代朱熹始变,及晚明清初而转型,借由考究屈辞作品本身语言形式之艺术性以诠评其美感及价值。这个走向所呈现之理论视...
关键词:楚辞学 屈原 蒋骥 《山带阁注楚辞》 幻境 
《屈辞域外地名与外来文化》
《中国文学年鉴》2017年第1期977-979,共3页王红霞 刘俞廷 
屈原及其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辉煌的丰碑,是后世诸多文学体裁的源头,该书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来看待屈辞,首次对屈辞中域外地名进行系统的专章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大胆探讨了屈辞中的外来文化的影响。该书对屈辞中的十一个古地名分章论述.
关键词:外来文化 古地名 屈辞 中国文学史 文学体裁 
汉代骚体赋的京都抒写被引量:1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164-171,共8页侯文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汉代文学与都邑文化"(11YJC751030);吉林大学前沿与交叉学科项目"汉代城市与汉赋"(2012QY003)
汉代骚体赋承续了屈辞的恋都主题,而在汉代不同时期的政治环境中具有分化的表现。屈辞抒写的郢都,恒与家国、姓族、故乡乃至自身命运、政治理想、姓族荣耀一体交融。然而骚体赋在东汉中期以前的帝京眷恋却排斥了故乡的思念,变成政治热...
关键词:屈辞 汉代 骚赋 恋都 故乡 
《文心雕龙·辨骚》对屈辞传统经学化阐释的顺从与背叛被引量:2
《贵州文史丛刊》2017年第3期68-72,共5页边培文 
汉儒拘囿于以经解辞,"经义",尤其是君臣伦理成为衡量文本价值的权威尺度,而漠视浸染浓郁荆楚文化的屈辞独特的艺术价值。刘勰一方面依照前人,"以经证辞",在《辨骚》中形成"四同"、"四异"的二元对立结构,在"四同"论处留有对王逸骚辞评判...
关键词:《辨骚》 经学化  从背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