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赋

作品数:67被引量:5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佳力之闫红俊翟满桂曾瑱更多>>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柳宗元心理空间原点与审美观照方式的矛盾探究——基于“永州八记”与《囚山赋》等骚赋对读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85-89,共5页薛梅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代表性的山水游记散文,其骚赋《囚山赋》同样作于永州,此二者虽同写一地之景,却在空间感上有大小之异、原点定位之区分,在观察视点上有俯察仰观之不同、“旷如”“奥如”之别等种种矛盾。正如章士钊在《柳文指要》...
关键词:柳宗元 “永州八记” 《囚山赋》 山水游记 空间书写 
“赋”之美
《初中生学习指导》2023年第35期18-19,共2页高玉波 
“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赋的发展经历了“短赋”“骚赋”“辞赋”“赋”“律赋”“文赋”六个阶段。下面,我们一起品读大文豪苏轼的《赤壁赋》(节选),感受其“文境渺不可攀”之美。
关键词:《赤壁赋》 骚赋 文赋 律赋 苏轼 散文的特点 辞赋 六个阶段 
诗赋和骚赋:《红楼梦》承载的两个文学传统
《中国诗学研究》2023年第1期106-117,共12页邓凯月 王思豪 
作为“文备众体”的巅峰之作,《红楼梦》承载着中国文学史上的两个传统:诗赋传统和骚赋传统。其所继承的诗赋传统可凝练成“赋法”二字,从一种以铺陈为特点的文体,回归到六义之“赋”,在结构上既有汉大赋“曲终奏雅”的痕迹,又把讽喻方...
关键词:《红楼梦》 诗赋传统 骚赋传统 文备众体 
以赋构事,以仁为核,“章回”新用——评何志汉的长篇小说《赋圣宋玉》
《长江文艺评论》2023年第1期43-47,共5页冯晖 
古代文学史上,最早对宋玉做出记载和评价的是司马迁。后来,刘向、班固、王逸都对宋玉有介绍。两汉对宋玉的评论呈现出一个共同特点:批评家们都没有将宋玉作为一个独立的批评对象,而且都将宋玉的人品和文品置于屈原之下。到了南朝刘勰,...
关键词:古代文学史 《文心雕龙》 屈宋 章回 文品 屈平 宋玉 骚赋 
《柳文指要》论柳骚赋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1-5,149,共6页郭华清 
《柳文指要》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章士钊在晚年撰写的一部研究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学术专著,出版后反响很大。该书对柳宗元的骚赋作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揭示了柳宗元的骚赋有与屈骚貌合神合等四个特点。章士钊对柳骚的推崇,...
关键词:《柳文指要》 章士钊 柳宗元 骚赋 
发思古之幽思 呈当下之忧患——王国伟《雁门关赋》赏析
《黄河》2020年第3期114-116,共3页王恩荣 
何为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摘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赋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
关键词:借景抒情 诸子散文 骈体 骚赋 骈赋 文赋 律赋 骚体 
词四首
《中华辞赋》2020年第4期68-68,共1页林毅 
满江红·屈原屈子行吟,肝肠碎、满腔悲切。国难报、昏君宠僅,枉抛心血。泽畔问天天不应,汨罗沉水江呜咽。拒铮言、荆楚毁于秦,怜忠烈。贞贤咏,歌几阕;长沙赋,嗟双绝。仰三闾庙祀,稍归英杰。骚赋千秋宗鼻祖,沅湘七魄昭明月。听逢逢、箫...
关键词:箫鼓 泽畔 沅湘 骚赋 三闾庙 满江红 屈原 
陆云“作赋以言情”的赋论观及其《九愍》的创作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9-15,共7页宋小芹 
"作文解愁"与"作赋言情",是陆云最重要的文学思想与辞赋观念。而遥承楚辞"发愤以抒情""忧与愁其相接"的抒情传统,且与晋人"深情"的文学风尚及陆云兄弟坎坷悲凄的人生经历相联系,陆云所谓"作赋以言情"之"情",更偏重于"生于愁思"的哀怨"愁...
关键词:陆云 《九愍》 言情 拟骚赋 《与兄平原书》 
三秦风骚赋
《中华辞赋》2019年第1期36-37,共2页高云峰 
大河浩浩兮,壮挟万里奔雷;惇物峨峨兮,纵瞰千古风流。中华文化,根植帝里;三秦风骚,璀璨神州!诗三百,韵语鸿集;经一部,汉诗源头。言志抒怀,诚悃而朴厚;成宗作本,温婉而宜修。秦地风雅,纷华似锦;弥罗世相,亦旷亦幽。
关键词:风骚  中华文化 诗三百 韵语 汉诗 言志 风雅 
论唐宋词与骚赋之关系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2-8,共7页曹辛华 
骚赋也是唐宋词体的渊源所在;唐宋词的骚雅词风与骚赋相应相通,词体的"比兴寄托"艺术继承了《离骚》的"美人香草"传统;楚辞能为唐宋词所受容,与研治《楚辞》的风气密切相关。骚赋是唐宋词产生、发展、演变以及批评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唐宋词 骚赋 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