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宋

作品数:108被引量:4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祁国宏彭安湘赵敏俐侯文学张洪兴更多>>
相关机构:北方民族大学湖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屈宋古音义》之古音研究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23年第2期287-299,共13页肖静 
自陈第开创古音学以来,备受语言学家的称颂,对其古音学的开山之作——《毛诗古音考》,更是争相研究。但随之而作的《屈宋古音义》,学者大多把它当作《毛诗古音考》的补充之作,鲜有人问津。即使有一些楚辞学者把它放在楚辞学史上进行探讨...
关键词:屈宋古音义 古音 陈第 叶音 
《文心雕龙》在屈、宋辞赋批评上折衷诸家之说
《社会科学辑刊》2023年第4期228-236,共9页于信 张洪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2&ZD259)。
从方法论的角度考察刘勰《文心雕龙》一书的屈、宋辞赋批评,可以看出其主要方法是折衷。从经学角度辨析屈、宋辞赋时折衷诸家之说。从赋学角度考察屈、宋辞赋时,从辞赋体制和功用的角度阐释屈、宋作品,从辞赋源流的角度论证屈、宋的贡献...
关键词:《文心雕龙》 屈宋 辞赋 批评 折衷 
从屈宋赋象审美意识到“丽”范畴的定型--中国赋体语言审美家园的筑造
《云梦学刊》2023年第2期73-80,共8页刘朝谦 张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国赋美学通史”(18XZW001)。
屈宋赋象审美意识见于二人的赋文本中,由于未涉及对赋言美的认知,因此只能看成是中国赋美学的萌芽形态,但后世中国赋美学皆以这个审美意识为原初的基础。对赋体文学真正的审美认知,始于“丽”这个范畴的运用和扩展。在中国赋美学史上,...
关键词:赋象之美 审美意识  赋言之美 赋美学本质论 
《赋圣宋玉》与一位风流儒雅的高洁者
《博览群书》2023年第3期30-36,共7页李婉珊 陈啸 
宋玉历来被人熟知是因其开创了赋体文学,以及在史书中与屈原并称的“屈宋”名号,然李白有诗《感遇其四》赞叹宋玉“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洁”,杜甫有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二》赞美宋玉“风流儒雅亦吾师”,可见除才子“赋圣”之外,还有诠...
关键词:风流儒雅 长篇历史小说 赋体文学 长江文艺出版社 感遇 赋圣 宋玉 屈宋 
以赋构事,以仁为核,“章回”新用——评何志汉的长篇小说《赋圣宋玉》
《长江文艺评论》2023年第1期43-47,共5页冯晖 
古代文学史上,最早对宋玉做出记载和评价的是司马迁。后来,刘向、班固、王逸都对宋玉有介绍。两汉对宋玉的评论呈现出一个共同特点:批评家们都没有将宋玉作为一个独立的批评对象,而且都将宋玉的人品和文品置于屈原之下。到了南朝刘勰,...
关键词:古代文学史 《文心雕龙》 屈宋 章回 文品 屈平 宋玉 骚赋 
看杜审言玩反转
《中学生百科》2023年第2期25-28,共4页舒银霞 元元(/图) 
我们知道杜甫是大名鼎鼎的诗人,但是,你知道杜甫的爷爷杜审言也是才华横溢的存在吗?杜甫大概是以爷爷为傲的,在写《赠蜀僧闾丘师兄》一诗时,把头昂得老高,直接摊牌:“吾祖诗冠古。”意思是说,我爷爷写诗是最厉害的。这也算是杜家的“老...
关键词:杜审言 屈宋 宋玉 《礼记·乐记》 慎言 赠蜀僧闾丘师兄 杜甫 二字语 
骈体源头 万世典范——清人关于屈、宋辞赋在骈文史上地位和影响的评价
《社会科学辑刊》2022年第5期182-187,共6页于信 张洪兴 
有清一代对屈原、宋玉其人及其辞赋都特别推崇,进而对其辞赋在骈文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做了认真的分析和探讨。清初,康熙皇帝、赵维烈、何焯、陆棻、王修玉等人就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论述屈、宋辞赋与后世骈文的渊源关系,揭示二人在骈文史上...
关键词:清人 屈宋 辞赋 骈文史 
“雄辞杂今古,中有屈宋姿”——从苏轼评论诗的视角解读《黄楼赋》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67-71,共5页王帅 
秦观素来以词见称于世,但其赋亦有特色。《黄楼赋》作为秦观辞赋的代表作,当时即享有高名。苏轼在《太虚以黄楼赋见寄作诗为谢》中给予了《黄楼赋》“雄辞杂今古,中有屈宋姿”的高度评价。关于此赋的解读历来甚多,但多从赋本身出发,而...
关键词:苏轼评论诗 秦观 《黄楼赋》 
关于刘勰的“屈宋逸步,莫之能追”——《文心雕龙》屈宋并称“折衷”解义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74-80,共7页雍寒清 
2021年度甘肃省教育厅优秀研究生“创新之星”项目“先秦流亡文学的诗学考察”(编号2021CXZX-341);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度研究生科研资助项目“屈宋辞赋诗学研究”(编号2020KYZZ001044)。
“折衷”是刘勰创作《文心雕龙》的主要论文方法,其运用模式在屈宋并称问题上十分明显。《文心雕龙·辨骚》言“屈宋逸步,莫之能追”,第一次将屈原与宋玉并称。刘勰以“势”“理”为依据,在“擘肌分理”的基础上,指出屈宋足以并称的原...
关键词:刘勰 《文心雕龙》 折衷 屈宋并称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中学语文教学》2022年第6期1-1,共1页赵敏俐 
说起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自然非屈原莫属。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评《离骚》:“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李白《江上吟》:“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五)》:“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
关键词:戏为六绝句 中国文学史 独立不迁 《橘颂》 美政理想 屈平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