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JZD0016)

作品数:42被引量:82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郭熙保韩纪江朱兰苏甫李卓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北方民族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海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贵州社会科学》《中国农村经济》更多>>
相关主题:中国经济发展经济学家庭农场实证分析经济增长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等收入陷阱”存在吗?--基于统一增长理论与转移概率矩阵的考察被引量:1
《经济研究参考》2021年第18期99-114,共16页郭熙保 朱兰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研究”(10JZD0016);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0年我国进入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2015年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达到7800美元,处于中高收入国家组的中等水平。但是进入中高收入阶段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趋紧、产业转型困难、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引起了决策层和学术界...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 高收入国家 国民总收入 经济增速 中高收入 转移概率矩阵 世界银行 中央文献 
城镇化水平影响收入不平等的机制分析——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被引量:5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年第7期5-15,共11页郭熙保 朱兰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研究"(10JZD0016)的资助
本文采用201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定量分析了城镇化水平影响城镇内部不平等的机制。本文研究发现,城镇化进程伴随着城市劳动力市场个体差异的扩大。较高的城镇化率具有工资溢出效应,但不同特征的个体获益不同。高职业技能个...
关键词:城镇化水平 收入不平等 影响机制 微观分析 
中等收入转型概率与动力因素:基于生存模型分析被引量:7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年第10期23-42,共20页郭熙保 朱兰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研究"(10JZD0016);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的资助
研究目标:探索中等收入经济体转型概率一般特征及转型动力因素。研究方法:基于K-M估计量估计中等收入阶段停留时间和转型概率,采用生存模型探讨中等收入转型的动力因素。研究发现:中等收入经济体在中等收入阶段的平均停留时间为38年,转...
关键词:中等收入转型 生存模型 人力资本 技术进步 出口结构 
中国农村代际多维贫困实证研究被引量:27
《中国人口科学》2017年第4期77-86,共10页郭熙保 周强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研究"(编号:10JZD0016)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构建了一个可分解的综合代际多维贫困指数,并结合1991~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考察家庭代际多维贫困的流动性、不平等程度及教育回报率差异的致因。研究发现,同代人的多维贫困程度已从高维向低维转变,并且2000年以后子...
关键词:多维贫困 代际传递 不平等 教育回报率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中等收入国家的视角被引量:5
《江汉论坛》2017年第6期5-13,共9页郭熙保 王筱茜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研究"(10JZD0016);2016年武汉大学自主研究项目"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在一个国家从中等收入阶段迈入高收入阶段的过程中,工业的快速增长是中低收入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服务业快速增长是中高收入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不同收入水平产业结构演变的比较来看,低、中低、中高、高收入国家的产业结...
关键词:中等收入国家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工业化水平 
中国和其他中等收入国家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53-62,共10页郭熙保 卢锦培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研究"(编号10JZD0016);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中等收入阶段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动力机制转换。国内外专门就中等收入国家的创新能力研究的文献不多。我们在参考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创新环境、投入和产出三个方面,挑选了17个核心指标,构建了国家创新能力的测度...
关键词:国家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 中等收入国家 比较研究 
人口转型与经济增长——中等收入阶段视角被引量:2
《财经科学》2017年第3期27-39,共13页郭熙保 段岳兰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研究"(10JZD0016);武汉大学自主研究项目"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的资助
本文从人口红利和统一增长理论两个视角阐述中等收入阶段人口转型的特征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然后,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和宾州世界表的人力资本指数,采用生存分析中的COX比例风险模型,验证了OECD国家人口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了...
关键词:中等收入阶段 人口转型 统一增长理论 生存模型 
“比较优势陷阱”存在吗?——基于马尔科夫链模型多维动态分析方法被引量:4
《贵州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117-126,共10页郭熙保 张薇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研究"(10JZD0016)
不发达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本要素不充裕,贸易条件趋于恶化等因素,只能保持甚至逐渐失去自身在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同时又无法获得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而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之中。"比较优势陷阱"的判断不仅...
关键词:比较优势陷阱 马尔科夫链模型 累积Lafay指数 
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影响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系统GMM估计被引量:14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17-124,共8页郭熙保 桂立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研究"(10JZD00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理论和中国的经验"(13AJL005)
基于中部地区6个省份1997—2013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考察股票市场与信贷市场发展对以专利授权度量的技术创新的影响。基本估计结果显示,股票市场的发展会促进技术创新,而信贷市场的发展则阻碍技术创新。在将内生性或...
关键词:股票市场 信贷市场 金融发展 技术创新 系统GMM估计 
“中等收入陷阱”存在吗?——基于统一增长理论与转移概率矩阵的考察被引量:28
《经济学动态》2016年第10期139-154,共16页郭熙保 朱兰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研究"(10JZD0016);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中等收入陷阱"是否存在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主要在于已有研究缺乏理论支撑。本文首先根据绝对和相对收入标准分析历史上中等收入国家(地区)在该阶段的停留时间和经济增长率,发现中等收入国家(地区)在该阶段平均停留时间为78年且经济增...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 统一增长理论 转移概率矩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