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ZX010)

作品数:24被引量:8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高兆明周维功周宁李金鑫洪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海学刊》《道德与文明》《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江淮论坛》更多>>
相关主题:道德恐惧道德冷漠社会关系不为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道德自由何以可能?被引量:2
《江淮论坛》2017年第4期51-56,共6页周维功 周宁 
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12AZX010);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LX13_321);江苏省社科研究课题(13SQB-047);首届淮北市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
自由是人摆脱内外限制、压迫、奴役而挣得解放的一种特定价值目标和自在自为的存在状态。道德自由是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中根据自身意志或愿望作出道德选择的自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志觉解和境界、人类永恒追求的一种价值精神。它...
关键词:自由 道德自由 道德恐惧 
“道德恐惧”再探析被引量:1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16-20,共5页周维功 周宁 
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12AZX010);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科研(博士生)创新计划项目(CXLX13_321);江苏省社科研究课题(13SQB-047);首届淮北市高层次文化人才培育计划
当下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不少知善不行、见义不为等道德恐惧现象。道德恐惧既区别于一般的心理恐惧,也不是对"道德"的恐惧,并与道德敬畏相互联系和区别,在心理构成要素、行为表现、社会效应上具备自身特质。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视域中尝试...
关键词:道德恐惧 道德敬畏 见义不为 探析 
公共组织道德能力的缺失原因及提高途径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14-17,共4页周维功 周宁 
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道德冷漠’现象问题道德哲学研究"(12AZX010);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科研(博士生)创新计划项目"论恐惧与道德冷漠"(CXLX13_321);江苏省社科研究课题"道德自觉的提升与重建"(13SQB-047);首届淮北市高层次文化人才培养计划
我国公共组织快速发展但同时其道德能力缺失问题凸显。在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治理的视角上分析,我国公共组织道德能力缺失的主要原因有:社会自制理念滞后,公民参与极其不足,公共精神严重缺失等。探寻提高公共组织道德能力的有效途径:创...
关键词: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道德能力 公共领域 公共精神 
政治秩序的伦理意蕴及对国家治理的启示——兼谈康德政治哲学
《浙江伦理学论坛》2016年第1期176-182,共7页李金鑫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道德冷漠的道德哲学研究”(12AZX010)的阶段性成果;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项目“康德法哲学视域下的公民权利问题研究”(Z15JC127)的阶段性成果
政治秩序规范和引导人应该怎样生活。随着社会转型的到来,政治秩序失常引发的社会问题逐渐凸显。康德政治哲学为我们理解政治秩序问题提供了学理资源。一方面,政治秩序的伦理内涵是以'公共善'为价值目标,在社会建立自由与秩序相统一的...
关键词:政治秩序 伦理意蕴 国家治理 康德 
紧急救助中的“道德冷漠”研究被引量:8
《哲学研究》2016年第11期100-107,共8页高兆明 王嘉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道德冷漠’现象的道德哲学研究"(编号12AZX010)的阶段性成果
紧急救助中的道德冷漠分为"无同情心的道德冷漠"与"虽有同情心但无行为的道德冷漠"。之所以有移情能力者未能形成同情心、有同情心者无相应的现实行动,就在于由移情到同情、由同情心到同情心实践的条件性。创建可持续再生产合作性社会...
关键词:道德冷漠 同情 免于恐惧 合作性社会关系 
“整体论”视域中的当下主流社会哲学——以黑格尔法哲学为反思视角
《宁夏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26-31,共6页陈凡 高兆明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道德冷漠现象的道德哲学研究"(项目编号:12AZX010);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论霍耐特对黑格尔实践哲学的‘再实现’"(项目编号:KYLX15_0693)的阶段性成果
可以从方法论、本体论与规范论这三个层次来理解整体论的内涵:方法论上,用具体的意义代替抽象的概念;本体论上,整体先于部分并统摄部分;规范论上,目的性的整体代替偶联性的整体。卢曼的社会系统论与罗尔斯和赫费的社会正义论作为当下主...
关键词:整体论 黑格尔 社会系统论 分配正义 交换正义 
自我立法:规范与自由的和解被引量:2
《道德与文明》2015年第6期44-49,共6页高兆明 周维功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2AZX010)
寻求自由与规范的和解是人类面临的永恒问题之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由是人的本性,但人有规范性约束。"人生而自由"既意味着人是"生而为自由斗争",又意味着"人生而平等"。只有在自我立法、自我规范的意义上,人...
关键词:自由 规范 自我立法 
政治秩序的伦理意蕴及对国家治理的启示——兼谈康德政治哲学被引量:2
《学术论坛》2015年第7期16-19,共4页李金鑫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道德冷漠的道德哲学研究"(12AZX010);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项目"康德法哲学视域下的公民权利问题研究"(Z15JC127)
政治秩序规范和引导人们应该怎样生活。随着社会转型的到来,政治秩序引发的社会问题逐渐凸显。康德政治哲学为我们理解政治秩序问题提供了学理资源。一方面,政治秩序的伦理内涵是以"公共善"为价值目标,在社会建立自由与秩序相统一的善...
关键词:政治秩序 伦理意蕴 国家治理 康德 
“道德恐惧”辨被引量:9
《江淮论坛》2015年第5期104-108,共5页周维功 
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12AZX010);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LX13_321);江苏省社科研究(青年精品)课题(13SQB-047)
当下知善不行、见义不为等道德现象主要由于道德主体的"道德恐惧"。从道德心理学和道德哲学维度尝试提出"道德恐惧"概念,辨析道德恐惧与心理恐惧、道德敬畏的关联和殊异,反思道德恐惧的当代伦理学启示:道德恐惧尤其在中国具有深厚文化...
关键词:道德恐惧 心理恐惧 道德敬畏 知善不行 见义不为 
论公共推理理论中的不偏狭观念与中立观念——基于森《正义的理念》的讨论
《学海》2015年第5期103-109,共7页洪峰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道德冷漠现象的道德哲学研究"(项目号:12AZX010)的阶段性成果
森的公共推理理论中的不偏狭观念与中立观念在适用范围和内涵上存在区别,不可混淆。根据理论目的的不同,不偏狭观念可以分为高阶不偏狭观念和低阶不偏狭观念。低阶不偏狭观念可包含公共推理质料和形式方面的中立观念,高阶不偏狭观念可...
关键词:公共推理 不偏狭观念 中立观念 高阶不偏狭观念 低阶不偏狭观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