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710014)

作品数:12被引量:6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英姿杜明娥更多>>
相关机构:海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习与探索》《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理论视野》更多>>
相关主题: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国际旅游岛生态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克思实践哲学视阈中的生态文明被引量:3
《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11期19-24,共6页杜明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09YJA710014);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课题(HNSK12-14)
生态文明旨在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实践哲学认为,生态文明内含着自然的先在性与历史性、人的对象性与主体性、"对象性活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只有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发展出融自然必然性与自由创造性于一体的主体性,...
关键词:生态文明 实践哲学 自然  对象性活动 
马克思关于现代性的生态批判和建构被引量:1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92-96,共5页杜明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09YJA710014);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课题(HNSK12-14)
现代性在其理性的初衷下,出现了资本条件下的非理性和非人化。本文仅拟在生态文明意义上,从自然的祛魅与复活、人性的退化与复归、对象性活动的外化与自由三个方面,探究马克思关于资本现代性的批判和生态现代性的建构。
关键词:现代性 自然 人性 对象性活动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文明范式的生态转型被引量:30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9期115-118,共4页杜明娥 杨英姿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生态文明与海南生态现代化建设模式研究”(09YJA710014);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课题“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HNSK(B)12-51]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文明范式,生态文明是在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和超越的意义上出现的,具有其特定的发展模式、制度理念和价值观念等基本预设。生态文明与现代化的相互依托,形成文明范式生态转型的发展模式支撑和物质基础;生态文明与...
关键词:生态文明 文明范式 现代化 社会主义 实践理性 
生态哲学中人的三重维度——一种实践唯物主义视角被引量:3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62-66,共5页杨英姿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生态文明与海南生态现代化建设模式研究"(09YJA710014);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课题(12-14)
在实践唯物主义视角下,生态哲学关注人在与自然关联的实践活动中的各种价值与应然。应然追求与价值选择是人对自我存在的主体性要求和人的主体性存在的体现,这种应然的主体性要求是随实践而变化发展的。在与自然关联的人类实践活动中,...
关键词:生态哲学 实践唯物主义 存在论 认识论 价值论 人的本质 
略论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价值范式的生态转向被引量:1
《伦理学研究》2012年第2期99-103,共5页杨英姿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生态文明与海南生态现代化建设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A710014);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唯物主义语境下的生态文明"(项目编号:HNSK 11-90)
通过论证大自然及其非人存在物的内在尺度和内在价值,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实现了价值范式由主观工具价值论向客观内在价值论的转换;通过论证生态系统的系统价值统摄个体生命的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以及人类整体环境利益高于个体利益,罗...
关键词:环境伦理学 价值范式客观内在价值论整体主义 生态转向 
试论生态文明与现代化的耦合关系被引量:7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1期181-186,共6页杜明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生态文明与海南生态现代化建设模式研究"[项目编号:09YJA710014];海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70年代以来,第一次现代化的生态效应日益凸显,促使可持续发展等生态理念产生,并逐步被纳入以信息化、知识化为支撑的第二次现代化。对第一次现代化的生态反思催生了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同"现代化"一样,成为人类思考自身发展的理...
关键词:生态文明 现代化 耦合关系 
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内在关联的哲学基础与价值指归被引量:3
《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2期25-27,共3页杨英姿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生态文明与海南生态现代化建设模式研究"(09YJA710014);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唯物主义语境下的生态文明"(HNSK11-90)
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的内在关联,指的是社会主义所追求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内在地蕴涵着生态文明的要求,同时生态文明的现实发展也需要社会主义的制度保障与推动,两者的内在关联具有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体现在对资本主义工业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 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 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现实批判 自由个性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诉求被引量:2
《理论视野》2012年第2期61-63,共3页杨英姿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生态文明与海南生态现代化建设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A710014);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唯物主义语境下的生态文明"(项目编号:HNSK 11-90)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发展形态,其所追求的人、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自然解放、社会解放、人的解放具有相同的价值理念。为应对全球性资源环境生态危机,中国共产党站...
关键词:生态文明 社会主义 价值取向 现实诉求 
“人类本性”的生态蕴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界定被引量:8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年第6期14-17,共4页杨英姿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生态文明与海南生态现代化建设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A710014);海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人是对象性存在物、人是自然存在物、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的层层递进,界定、揭示了"人类本性"的生态蕴涵,同时指出了"人类本性"实现的社会条件:废除私有制,扬弃异化劳动,实现人性的复归和自然...
关键词:人类本性 对象性 类存在物 自然 生态 
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被引量:6
《生态经济》2010年第9期138-140,共3页杜明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生态文明与海南生态现代化建设模式研究"(09YJA710014)
可持续发展以需求、公平、和谐为价值目标,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国际旅游岛建设是海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载体,将在产业基础、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为海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
关键词:海南 国际旅游岛 可持续发展 载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