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5328)

作品数:41被引量:19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学良温淑花陈永会兰国生杨波更多>>
相关机构:太原科技大学山西能源学院东南大学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润滑与密封》《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中国机械工程》《农业机械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弹塑性微凸体接触阻尼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考虑微凸体相互作用与基体变形的结合面静摩擦因数模型
《机械强度》2023年第3期662-667,共6页许雍泰 张学良 赵海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5328);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01D111248);太原科技大学校级研究生创新项目(XCX212071)资助。
研究推导了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考虑微凸体相互作用与基体变形的结合面静摩擦因数统计模型。在考虑微凸体相互作用与基体变形的结合面接触载荷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结合面静摩擦因数定义推导了考虑微凸体相互作用与基体变形的结合面静摩擦因...
关键词:结合面 微凸体相互作用 基体变形 静摩擦因数 统计模型 
考虑摩擦和微凸体相互作用的结合面接触刚度和阻尼模型被引量:1
《机械强度》2023年第2期430-437,共8页赵海路 张学良 许雍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5328);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01D111248);太原科技大学校级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XCX212074)资助。
基于三维分形理论,建立了同时考虑摩擦和微凸体相互作用影响的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和接触阻尼分形模型。通过对所建模型仿真,分析了摩擦因数、分形维数、分形粗糙度参数和接触载荷对接触刚度和接触阻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接...
关键词:摩擦 相互作用 结合面 刚度 阻尼 
机械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三维分形理论模型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23年第1期6-10,14,共6页李声祺 兰国生 李祥 冀成龙 杨琦 李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5328);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01D011062)。
为了解决以往在结合面上法向接触刚度分形建模理论研究的计算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专门对结合面上单个微凸体的弹性、弹塑性接触变形模型中的法向载荷和刚度的计算过程进行了适当的改进,从而建立了一种考虑弹性、弹塑性和塑性3种...
关键词:结合面 弹塑性 法向接触刚度 分形模型 
半椭球形微凸体的结合面接触热导分形模型被引量:1
《制造技术与机床》2022年第9期123-130,共8页赵海路 张学良 许雍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5328);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01D111248);太原科技大学校级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XCX212074)。
基于K-E模型和三维分形理论,将结合面接触点拓展为椭圆形,建立了考虑半椭球形微凸体弹性、弹塑性和塑性变形机制的结合面接触热导分形模型。基于所建模型研究了椭圆偏心率、分形参数和法向载荷对结合面接触热导的影响,模型仿真结果表明...
关键词:椭球形 偏心率 结合面 接触热导 分形模型 
基于自仿射接触点的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模型被引量:1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295-299,共5页姚世生 张学良 温淑花 张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5328);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01D111248);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
基于分形理论,应用具有自仿射特性的接触点性质,对于传统M-B模型中微凸体的概念进行修正,推算了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的数学表达式,建立了结合面各参数与法向接触刚度之间的关系。利用Matlab软件仿真并分析了结合面法向接触载荷、表面分...
关键词:分形理论 自仿射接触点 法向刚度 结合面 
考虑微凸体相互作用的结合面静摩擦因数模型被引量:2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22年第5期62-66,共5页张学良 许雍泰 赵海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5328);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01D111248)。
为建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结合面静摩擦因数分形模型,研究建立了与微凸体尺度等级关联的考虑微凸体相互作用的结合面静摩擦因数分形模型。推导了结合面尺度关联的法向载荷与切向载荷,根据静摩擦因数定义计算了结合面尺度关联的静摩擦因...
关键词:结合面 尺度关联 分形模型 相互作用 静摩擦因数 
自仿射接触点下的结合面静摩擦系数分形模型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54-60,共7页张伟 张学良 温淑花 姚世生 贾广宁 张茜茜 陈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5328);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01D111248);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
基于自仿射接触点的概念,对传统MB分形模型中结合面接触单个微凸体的函数表征不具有统计自仿射特性进行了修正,推导了结合面静摩擦系数的解析式,建立了结合面静摩擦系数分形模型,并与基于MB模型的结合面静摩擦系数分形模型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微凸体 分形 静摩擦系数 自仿射 
固定结合面法向接触阻尼三维分形模型被引量:3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21年第9期75-80,共6页兰国生 李祥 孙万 张学良 冀成龙 李声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5328);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01D011062);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
基于分形理论,考虑了摩擦因素的影响和微凸体的变形过程,将结合面法向接触动力学模型等效为弹簧和粘性阻尼器,建立了固定结合面法向接触阻尼模型及结合面间阻尼损耗因子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结合面法向接触阻尼系数随着分形维数、无量纲...
关键词:分形理论 结合面 法向接触刚度 法向接触阻尼 阻尼损耗因子 
基于圆锥微凸体的结合面法向刚度分形模型研究被引量:7
《振动与冲击》2021年第15期207-215,共9页兰国生 孙万 谭文兵 张学良 温淑花 陈永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5328);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01D011062);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
将粗糙表面上的微凸体等效为圆锥体,结合分形理论和改进的W-M函数,建立了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对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结合面无量纲法向接触载荷随着无量纲接触面积、材料塑性指数和无量纲分形粗糙度参数的增大而增大;随...
关键词:圆锥微凸体 结合面 分形理论 法向接触刚度 
考虑硬度变化的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被引量:2
《润滑与密封》2021年第8期41-48,共8页王颜辉 张学良 温淑花 陈永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5328);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01D111248);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2020BY112);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
基于分形几何理论,考虑微凸体因应变硬化而造成弹塑性变形阶段硬度随变形量变化而变化,建立结合面第一、第二弹塑性变形阶段单次加载刚度分形模型。推导出在计入硬度变化的情况下,单个微凸体在弹塑性变形阶段法向接触刚度与接触面积之...
关键词:结合面 分形理论 法向接触刚度 硬度 弹塑性变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