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266)

作品数:16被引量:8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崔东红陈京红施凯丁文华张静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耶鲁大学上海市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临床精神医学杂志》《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更多>>
相关主题:肥胖奥氮平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心血管疾病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微小RNA-137基因与精神分裂症被引量:12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8年第1期85-88,共4页程影 鞠培俊 崔东红 
“精准医学研究”国家重点专项(2017YFC0909200,2016YFc0906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1266,81271481,81671336);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点实验室(13dz22605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精神疾病,严重危害公众的健康。目前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病因尚不清楚。流行病学研究、双生子研究以及家系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中扮演显著的角色。其中微小RNA-137基因及...
关键词:微小RNA-137 精神分裂症 单核苷酸多态性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血清MCP-1水平预测利培酮疗效(英文)被引量:2
《上海精神医学》2017年第5期287-294,共8页林晔喆 彭延敏 朱翠珍 粟幼嵩 施源 林治光 陈京红 崔东红 
The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2017YFC0909200);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81171266,81271481,81571326,81500976);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cision Medicine Project;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Psychotic Disorders(13dz2260500);Shanghai Municipal Planning Commission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Fund(20154Y0194)
背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其发病及治疗可能与炎性细胞因子有关。目前细胞因子预测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研究尚少。目的:研究细胞因子对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横断面与自然观察随访相结合的方法,(1)对比精神...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MCP-1 利培酮 疗效预测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肥胖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7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7年第4期288-291,共4页施凯 陈京红 崔东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171266,81271481,81671336)
精神分裂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1%,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长期、甚至终身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控制症状.以奥氮平、利培酮等为代表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SGA)因其保留了第一代药物的抗精神病作用,却无或很少有锥体外系症状,而成为当今一...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物 肥胖 机制 综述文献 
抑郁症伴慢性疼痛的机制与药物治疗进展被引量:3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7年第4期280-283,共4页朱翠珍 陈京红 崔东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171266,81271481,81671336,81571326)
抑郁症伴慢性疼痛已经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流行病学研究发现66%的抑郁症患者常伴有慢性疼痛,73.3%慢性疼痛患者会诱发抑郁症.现围绕抑郁症伴慢性疼痛的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神经炎症及肠道菌群失调的病理机制及药物治疗...
关键词:抑郁症 疼痛 神经递质 炎性因子 综述文献 
语音信号在精神疾病领域的应用被引量:3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6年第3期203-205,共3页张静 崔东红 
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GWDTR201230);上海交大医工交叉重点项目(YG2012ZD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266);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点实验室(13dz2260500)
对目前语音信号作为精神疾病生物学指标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精神疾病 语音信号 
奥氮平致代谢紊乱和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7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6年第5期303-306,共4页徐劲节 Dake Qi 崔东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1171266;81271481);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点实验室(编号:13dz2260500);上海市科技创新计划(编号:11140900400)201108
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最主要手段,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second 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SGA),尤其是奥氮平,能够引起以肥胖和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
关键词:奥氮平 代谢紊乱 心血管疾病 发病机制 
抑郁症与肥胖共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6年第2期134-135,共2页王媺媞 崔东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48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266)
抑郁症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疾病且发病率逐年升高,有研究发现58%的抑郁症患者在一生中可能出现肥胖甚至并发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本文从生活方式、皮质醇、炎症因子、脂肪源性及脂肪敏感激素几方面进行总结,概要综述两种疾病之...
关键词:抑郁症 肥胖 皮质醇 炎症因子 
跨病种研究对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
《上海精神医学》2016年第1期45-47,共3页王媺媞 崔东红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271481 and 81171266);th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Intersection Program(14JCR205);the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psychotic disorders(13dz2260500)
概述:许多跨病种研究逐渐发现在不同的常见精神疾病之间——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存在共同的遗传变异,而目前诊断系统中已经将这些疾病分为独立的精神障碍。这些跨病种研究对基于临床症状的精神障碍诊断传统系统是...
关键词:跨障碍分析 精神疾病 遗传学 诊断 
高脂诱导肥胖小鼠焦虑表型的评价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6年第2期135-137,共3页王嫩媞 崔东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481,81171266)
目的:研究高脂食物诱导肥胖小鼠的焦虑样行为。方法将12只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喂养高脂食物及普通食物8周,观察小鼠的体质量变化,用高架十字迷宫、黑白箱、新物体刺激实验测定动物的行为。结果模型组小鼠在高架十字...
关键词:小鼠  肥胖 焦虑 模型  动物 
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6年第2期236-238,共3页丁文华 崔东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171266,81271481);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点实验室(13dz2260500);上海市科技创新计划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SZ )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全球人口的终生患病率为0.3%~0.7%[1]。该病病因不清,尚无理想的诊治方法,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成为SZ 研究领域的当务之急。SZ是一种脑部疾病,活体人脑组织难以取得...
关键词:基因 环境 精神分裂症 模型  动物 综述文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