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4170)

作品数:8被引量:6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颜伟蔡士宾吴纪中吴小有任丽娟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业科学》《江苏农业学报》《安徽科技学院学报》《麦类作物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病情指数QTL定位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小麦抗梭条花叶病的分子标记及QTL定位被引量:3
《麦类作物学报》2008年第5期900-904,共5页颜伟 蔡士宾 吴纪中 任丽娟 张仙义 吴小有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3B0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4170)
为了探寻小麦抗梭条花叶病的遗传机制,以外引种质ARz与大面积推广品种扬麦158杂交获得的包含137个株系(F9)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连续三年利用人工病圃对其进行抗梭条花叶病鉴定,发现株系间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利用SSR标...
关键词:小麦 梭条花叶病 抗性 分子标记 QTL定位 
小麦纹枯病不同接种方法的比较被引量:5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8-12,共5页颜伟 蔡士宾 吴纪中 张先义 吴小有 
国家"十五"攻关项目(2004BA525B0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04170)
为了使鉴定方法简单、科学、可靠,选用了3种接种纹枯病的方法。即沟带接种法、土表接种法、牙签嵌入接种法,比较了不同抗性水平品种、不同接种方法之间发病率、病情指数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接种方法之间、不同品种之间发病率、病情指...
关键词:小麦 纹枯病 接种方法 发病率 病情指数 
3种小麦纹枯病病原菌接种方法的比较被引量:6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2007年第4期1-4,共4页颜伟 蔡士宾 吴纪中 张先义 吴小有 
国家"十五"攻关项目(2004BA525B0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04170)
为使小麦纹枯病鉴定方法简单、科学、可靠,选用3种接种纹枯病菌的方法,即沟带接种法、土表接种法、牙签嵌入接种法,比较了不同抗性水平品种、不同接种方法之间发病率、病情指数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接种方法之间、不同品种之间发病率...
关键词:小麦 纹枯病 接种方法 
ARz×扬麦158群体对小麦抗赤霉病性的QTL分析被引量:3
《江苏农业学报》2006年第4期339-345,共7页吴纪中 蔡士宾 颜伟 任丽娟 陈怀谷 吴小有 张仙义 
国家"十五"攻关项目(2004BA525B0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4170)
通过单粒传法构建了含130个家系的ARzx扬麦158F。重组自交系群体(RIL),并采用田间病圃自然发病和喷洒悬浮孢子液两种方法对该群体进行赤霉病田间抗性鉴定;利用SSR标记对群体中控制抗赤霉病性的QTL进行定位分析。结果表明:群体中各...
关键词:小麦 抗赤霉病性 QTL 
小麦抗纹枯病种质创新及QTL定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5
《中国农业科学》2006年第5期928-934,共7页蔡士宾 任丽娟 颜伟 吴纪中 陈怀谷 吴小有 张仙义 
国家"十五"攻关项目(2004BA525B0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04170)
目的纹枯病已成为影响中国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创造抗纹枯病小麦种质,并探讨其抗性遗传特点,是启动小麦抗纹枯病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方法以中国育种中很少利用的ARz和Niavt14为纹枯病抗源,以大面积推广品种扬麦158等为受体亲...
关键词:小麦 纹枯病 种质创新 QTL分析 病情指数 数量遗传 
小麦纹枯病抗性的配合力分析被引量:1
《江苏农业科学》2006年第6期46-49,共4页颜伟 吴纪中 蔡士宾 张仙义 吴小有 
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编号L2004BA525B0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BK2004170)
为了正确评价抗病亲本和选配杂交组合,本研究选用3个感病岽本和3个抗病程度不同的抗性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置9个组合,用播种沟接菌法埘各组合杂种F1进行纹枯病诱发鉴定,研究小麦纹枯病抗性的配合力。试验结果表明,...
关键词:小麦 纹枯病 抗性 配合力 
引进小麦白粉病二线抗源的鉴定与改良利用被引量:2
《麦类作物学报》2005年第6期116-120,共5页蔡士宾 程顺和 吴纪中 颜伟 
国家"十五"攻关资助项目(2004BA525B03-6);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04170)
针对我国小麦推广品种白粉病抗源单一的问题,从美、英等国引进Yuma/8* Chancellor、TP114、CI12633和Maris Dove等白粉病二线抗源,经连续多年的流行菌种诱发鉴定和生理小种接种鉴定,这些抗源抗白粉病性强而稳定,证明Pm4a、Pm2+Pm6和Pm2+...
关键词:小麦 白粉病 二线抗源 改良利用 
小麦纹枯病抗性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被引量:18
《江苏农业学报》2005年第1期6-11,共6页吴纪中 颜伟 蔡士宾 任丽娟 汤颋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2001BA511B0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4170)
以病情指数为指标,利用牙签接菌法对ARZ×扬麦 158衍生的F6 代重组自交系群体 (RIL)进行纹枯病抗性评价,并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法,研究该群体抗纹枯病基因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这一群体中小麦纹枯病的...
关键词:主基因 小麦纹枯病 遗传模型 加性效应 抗性 接菌 群体 多基因遗传 AR 分离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