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30531)

作品数:41被引量:456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汤国安江岭宋效东赵明伟阳建逸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福州大学滁州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测绘科学》《地理研究》《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DEM数字高程模型地形黄土高原黄土地貌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格网DEM侵蚀学坡长并行计算方法被引量:2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5年第2期274-279,共6页刘凯 汤国安 江岭 宋效东 阳建逸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11AA120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0930531);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13KJA170001)~~
针对现有侵蚀学坡长串行算法在处理大区域海量数据时计算能力的不足,基于消息传递接口(MPI)并行化工具,提出了一种格网DEM的侵蚀学坡长并行计算方法,采用缓冲区更新计算策略,解决了并行计算过程中的数据依赖性问题。选取陕北黄土高原的...
关键词:并行计算 侵蚀学坡长 DEM 数字地形分析 
流域地形景观系统的复杂网络描述被引量:5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年第4期22-26,共5页田剑 汤国安 赵明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365、40930531、41201464)
人工作用下流域地形景观系统研究是流域地貌水文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采用复杂网络理论研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系统,借助数字地形分析方法从DEM数据中提取网络要素,建立流域地形景观复杂网络模型;选取度、平均路径长度、集聚系数...
关键词:地形景观网络 复杂网络 小世界 无标度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of Gully Head of Loess Plateau in China Based 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被引量:18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4年第3期328-338,共11页ZHU Hongchun TANG Guoan QIAN Kejian LIU Haiying 
Under the auspices of National Youth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1001294);Key Project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0930531);Research Fund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System(No.2010KF0002SA)
In China′s Loess Plateau area, gully head is the most active zone of a drainage system in gully area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loess gully head follows geospatial patterns and reflects the process of the loess landfor...
关键词:Loess Plateau loess gully head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loess landform evolution feature extraction STATISTICALANALYSIS 
基于信息损失量的坡度精度分析被引量:12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4年第6期852-858,共7页陈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地貌形态空间格局研究”(409305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信息论的地形因子精度研究”(41001254);国家支撑计划子课题“南方红壤水土保持评估与决策”(2013BAC08B0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信号处理理论在地形因子精度研究中的应用”(2014J01155)
从DEM中可获取众多地形因子。其中,坡度作为基本的地形因子,其精度对于退耕还林、水土流失评估等研究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由于DEM只能是真实地表形态的近似表达。如何模拟坡度误差的规律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在黄土高原地区选取代表不...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 坡度  分辨率 
基于DEM的陕北黄土高原典型地貌分形特征研究被引量:20
《水土保持通报》2014年第3期141-144,共4页蔡凌雁 汤国安 熊礼阳 Kamila Justyna Lis 谢婷 李亚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地貌形态空间格局研究"(40930531)
应用分形理论与方法,结合陕北黄土高原1∶5万DEM数据,通过河网分形维数和稳定性系数计算,研究了陕北黄土地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陕北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分形结构复杂程度各异,表现出不同大小的水系分维值和稳定性系数,其中,...
关键词:黄土高原 黄土地貌 DEM 分形维数 
面向沟谷特征点簇的空间结构模型与应用被引量:4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4年第5期707-711,共5页朱红春 李永胜 汤国安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100129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930531);"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0KF0002SA)
点簇(即点的集合)具有特定的组织结构;沟谷作为一类自成体系的重要空间实体,表达其形态、结构、发育等关键属性特征的沟谷特征点簇,是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密切的空间关系和完整的属性描述的关键特征点的集合。建立沟谷特征点簇的空间结...
关键词:点簇模型 沟谷特征点簇 面向对象 空间结构 功能设计 沟谷分析 
DEM分辨率与平均坡度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7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4年第4期524-530,共7页陈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地貌形态空间格局研究”(409305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信息论的地形因子精度研究”(41001254);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地形因子精度评价方法的推广和应用”(2014Y0032)
由DEM提取坡度时,DEM分辨率的变化会造成局部栅格提取的坡度数值的变化,其变化规律对于深刻理解平均坡度,随DEM分辨率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具有现实意义。在黄土高原的研究中,选择了8个典型地貌类型的样区,获得了以1:10 000比例尺地形图...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 坡度 误差 分辨率 
基于DEM的黄土高原(重点流失区)地貌演化的继承性研究被引量:25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年第2期313-321,共9页熊礼阳 汤国安 袁宝印 陆中臣 李发源 张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930531;41171320);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项目(编号:2011AA120303);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2010KF0002SA)资助
黄土堆积过程如何继承下伏古地形,即黄土地貌演化的继承性研究,是反映黄土高原200余万年来发育、演化的关键环节,也是黄土沉积地貌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地质图、DEM、遥感影像及实测数据为依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得出黄土高原(重点流失...
关键词:黄土地貌 继承性 古地形 DEM 
顾及地貌结构特征的黄土沟头提取及分析被引量:25
《地理研究》2013年第11期2153-2162,共10页江岭 汤国安 赵明伟 宋效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30531,41171320);“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0KF0002SA);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CXZZ12_0391);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培育计划(2011BS0007)
沟头是黄土地貌中发育最活跃的地貌部位,沟头的个体与群体对黄土沟间地的蚕食,成为监测黄土高原地面侵蚀演化的重要标识。有效获取并分析沟头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系统、深入地研究黄土地貌的空间形态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陕北黄土高...
关键词:DEM 沟头 点格局 空间分布 黄土地貌 
格网DEM水系提取并行算法研究被引量:8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年第4期62-66,共5页江岭 刘学军 阳建逸 刘凯 宋效东 
国家863计划项目(2011AA120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30531);"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0KF0002SA);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3KJA170001)
作为数字地形分析的重要内容,基于格网DEM的水系提取包括DEM预处理、汇流累积及河网分级3个子过程。面对海量DEM数据,单机计算十分耗时,很难满足用户的时间相应需求。该文分析了提取过程的串行实现,基于MPI并行化工具,提出了基于双栈的...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DEM) 水系提取 并行计算 消息传递接口(MPI)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