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GNCX-2009-1)

作品数:4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继平惠娜娜王立朱小琼国立耘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蔬菜》《中国马铃薯》《植物保护学报》《西北农业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马铃薯致病疫霉交配型甲霜灵抗药性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6种杀菌剂对马铃薯坏疽病病菌的毒力测定
《中国马铃薯》2017年第5期296-301,共6页王立 惠娜娜 李继平 
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07-1-09);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GNCX-2009-1)
为筛选可有效防治马铃薯坏疽病的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3种杀菌剂对马铃薯坏疽病病菌的抑菌作用,并对入选杀菌剂对坏疽病病菌的毒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3种供试杀菌剂中有6种能有效抑制坏疽病病菌,但这6种杀菌剂毒力差异较大...
关键词:马铃薯 坏疽病 杀菌剂 毒力测定 
甘肃省马铃薯致病疫霉交配型组成及其对甲霜灵的抗药性被引量:15
《西北农业学报》2014年第6期184-188,共5页张大为 惠娜娜 王立 李继平 朱小琼 国立耘 
国家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yhyzx3-20);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ZS051-A25-069);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07-1-09);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GNCX-2009-1)
为了明确甘肃省马铃薯致病疫霉交配型组成与对甲霜灵的抗药性,采用生长速率法对2007-2012年采集标样中分离到186株致病疫霉菌进行甲霜灵抗药性测定,利用对峙培养法对147株代表性菌株进行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甘肃省马铃薯致病疫霉交配...
关键词:马铃薯 致病疫霉 交配型 甲霜灵 
甘肃省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组成与分布被引量:8
《中国蔬菜》2013年第11X期70-74,共5页王立 惠娜娜 李建军 马永强 周天旺 李继平 朱小琼 国立耘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yhyzx3-20);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ZS051-A25-069);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07-1-09);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GNCX-2009-1)
采用国际已知含单显性抗病基因的系列品系,对采集自甘肃省马铃薯不同生态种植区的75个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共鉴定出45个生理小种,其中生理小种l.2.3.4.5.6.7.8.9.10.11出现的频率最高,占被测菌株总数的22.67%,是甘肃省的优势生理小种...
关键词:马铃薯 致病疫霉 生理小种 
玉米叶点霉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被引量:7
《植物保护学报》2013年第4期383-384,共2页李继平 苓强 李敏权 惠娜娜 漆永红 樊廷录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2);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GNCX-2009-1)
由玉米叶点霉Phyllosticta zeae Stout引起的玉米叶斑病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1930年在美国伊利诺斯州首次发现并报道了该病,1968年该病害广泛发生于美国数个州,1969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也发现了该病。该病害2011年在我国甘肃灵台...
关键词:玉米生产 叶斑病菌 叶点霉 生物学特性 伊利诺斯州 安大略省 田间发生 玉米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