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9YBA017)

作品数:11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任美衡金莎莎郑国友罗宗宇更多>>
相关机构:衡阳师范学院湖南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南科技学院学报》《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文学批评茅盾文学奖文学评价文学奖美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文艺政策对近30年文学批评的“影响”被引量:2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26-130,共5页任美衡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以来文学评价制度的建设与反思"(项目编号:09YBA017);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现代化诉求与新时期‘文学评价’制度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2A023);2012年度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课改.兴趣与大学生写作能力拓展研究"之阶段性成果
近30年以来,随着时代、环境、氛围的移易,文艺政策对文学批评的影响方式、影响内涵及影响途径也发生了巨大的迁变。二者在相互的交流中不断促进,共同地实现了彼此的推陈出新。
关键词:文艺政策 文学批评 影响 
“十七年”文学批评的文化特征及其批判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2期28-33,共6页任美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评价场域中的文学奖研究"(编号:12CZW081);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以来文学评价制度的建设与反思"(编号:09YBA017);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现代化诉求与新时期‘文学评价’制度转型研究"(编号:12A023)
在"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指导下,"十七年"文学批评形成了科学理性与政治异化的双重变奏、阶级属性之强化、矛盾的非审美化的批评逻辑等文化特征,但却缺乏自己独立的审美主体性。
关键词:“十七年” 文学批评 文化特征 
文学批评的理性精神与现代品格
《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78-83,共6页任美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评价场域中的文学奖研究"(批准号:12CZW081);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以来文学评价制度的建设与反思"(批准号:09YBA017);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现代化诉求与新时期‘文学评价’制度转型研究"(批准号:12A023)
新时期文学批评经历了根本的转型,呈现了"重新估定价值"的批判精神、发现"人"与"文学"的探索精神、交往理性与对话诗学、以"自省"为基础的现代性等现代品格。从建设的角度来看,新时期文学批评有其不可抹杀的成就,需要对其进行辩证而科...
关键词:文学批评 理性精神 现代品格 
茅盾文学奖的审美特质与中国文学发展的可能性——兼析《蛙》及其他获奖的现实题材小说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67-171,共5页任美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评价场域中的文学奖研究"(12CZW081);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以来文学评价制度的建设与反思"(09YBA017);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现代化诉求与新时期‘文学评价’制度转型研究"(12A023)阶段性成果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尤其是《蛙》及其他现实题材小说的获奖,不仅显影了茅盾文学奖基本的审美特质,如民间立场、理想的价值体系之建构与复合艺术的可能性,而且还潜在地预期了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空间及趋向。
关键词:茅盾文学奖 审美特质 中国文学 发展可能性 
《白鹿原》:二十年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被引量:5
《小说评论》2013年第2期53-61,共9页任美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评价场域中的文学奖研究"(项目编号:12CZW081);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以来文学评价制度的建设与反思"(项目编号:09YBA017);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现代化诉求与新时期‘文学评价’制度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2A023)之阶段性成果
从1992年3月25日陈忠实把《白鹿原》手稿郑重地交给了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学编辑高贤均和洪清波之始,时间倏忽已过去了二十年。在这期间,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处于这种场域中并凝聚着陈忠实之生命...
关键词:《白鹿原》 人民文学出版社 展望 当代文学史 文学编辑 陈忠实 传奇 
市场经济视阈中文学批评之变型及其症候分析
《文艺争鸣》2013年第4期173-176,共4页任美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评价场域中的文学奖研究"(项目编号:12CZW081);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以来文学评价制度的建设与反思"(项目编号:09YBA017);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现代化诉求与新时期‘文学评价’制度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2A023)
1980年代以来,文学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本土的思想解放潮流不断涌现,西方的外来影响不断冲击,文学群体及其力量也在不断地分化组合,尤其是文学批评遭遇了市场经济,更使之出现了诸多新的问题及其症候。对此,洪子诚有过一段这...
关键词:文学批评 市场经济 症候 变型 视阈 思想解放潮流 80年代 文学环境 
近三十年文学批评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8期134-140,共7页任美衡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以来文学评价制度的建设与反思"(编号:09YBA017)
在当代文学评价体系之中,批评方法、批评标准及批评类型在其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核心位置,因此,对它们的研究,学术界热情不衰,甚至有开创分支学科的意图与倾向,这也为促进文学发展与文学批评的创化构筑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近三十年 文学批评 回顾 反思 
文学评价视域中的理论资源述论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55-60,共6页任美衡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以来文学评价制度的建设与反思"(09YBA017)
新时期以来,关于"文学评价"理论资源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其中,在宏观方面,研究者们主要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传统文论、当代西方文学批评和"五四"时期的民主和科学等角度研究了它的现状及其表现,也提...
关键词:新时期 文学评价 理论资源 
文学奖美学的建构——评任东华的《茅盾文学奖研究》
《宜宾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119-121,共3页郑国友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以来文学评价制度的建设与反思"(09YBA017)
任东华博士的《茅盾文学奖研究》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纳入一个整体的、家族性的体系,通过对中国当代优秀小说的精细考察,综合地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多个艺术维度建构了一个相对完整而又开放的茅盾文学奖美学体系。
关键词:文学奖美学 任东华 《茅盾文学奖研究》 
文学奖、文学评价与现实效应被引量:2
《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61-65,共5页任美衡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以来文学评价制度的建设与反思"(批准号:09YBA017)
新时期以来,文学评奖成为一种突出的文学现象,也独特地"介入"到了当代文学评价活动之中。虽然文学奖的影响、级别乃至评奖的意图和效果差异较大,但"介入"的途径、方式、特质、意义及其局限却有着相当的通约性,要辩证地对待和分析。
关键词:当代文学 文学评价 文学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