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SZ201010028010)

作品数:17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华耿志梁志滕帅姚百慧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文理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历史教学(下半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冷战国际史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冷战第二次柏林危机核合作同盟政府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年来学术集刊中国际关系史研究论文综目(二)被引量:1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13年第1期272-350,共79页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重点项目(SZ201010028010);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0BaLS054):《国际关系史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一期)阶段性成果
学术集刊之异军突起,是近年来较为突出的文化现象之一,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①这些学术集刊虽风格不同,但其中论文不乏精品。由于以书的形式出版,专业性强,且很少纳入各种检索系统,故而流传不广,利用也比较困难。②基于这种现象,...
关键词:目录 关系史 学术 国际 集刊 
没有飞起来的鹰——“天鹰行动”评析被引量:1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4-21,共8页张华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重点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际关系史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一期)(项目批准号SZ201010028010);湖南省教育厅项目"矛盾盟友:战后加美安全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1C0899)
"天鹰行动"(operation sky hawk)是北美空防司令部(NORAD)建立后拟于1959年10月举行的第一次大规模军事演习,出于对演习时机和协商程序的不同考虑,加拿大最终否决了该行动。这一事件是二战结束后加、美两国第一次在安全领域发生的正面冲...
关键词:天鹰行动 加、美安全关系 北美空防司令部 约翰·G·迪芬贝克 
简述英国外交部档案被引量:1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13年第1期225-251,共27页杨东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重点项目(SZ201010028010);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0BaLS054)“国际关系史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一期)”的阶段性成果
英国外交部档案是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关系史研究的重要史料资源。英国国家档案馆将外交部档案分为九类。20世纪英国外交部机构数次改革导致外交部归档系统的变革。外交部档案完整注册号由注册号、案卷号、索引号构成,不同时期完整注册...
关键词:档案 英国外交部 史料 FO 
法国冷战时期外交档案介绍被引量:1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13年第1期252-271,共20页高嘉懿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重点项目(SZ201010028010);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0BaLS054)“国际关系史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一期)”的阶段性成果
二战以后,法国的国际影响力下降,但作为一个西方大国,它仍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冷战时期的一些重大历史进程,如去殖民化、西欧战后重建及合作、东西方缓和等,都有法国的参与。因此,法国的外交档案能帮助研究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些...
关键词:法国 冷战 外交档案 
“二战”初期加拿大与“英国舰队”问题的解决
《武陵学刊》2013年第2期71-76,共6页张华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矛盾盟友:战后加美安全关系研究"(11C0899);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会科学计划重点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际关系史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一期)(SZ201010028010)
"二战"初期,加拿大总理派遣其私人代表金尼赛德秘密出访华盛顿,与罗斯福总统频繁会谈,在英、美之间斡旋,为成功解决影响英、美结盟的英国舰队问题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加、美在频繁的外交互动中也累积了足...
关键词:“英国舰队” 加拿大 英国 美国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先声——评1911年加、美互惠协定的缔结被引量:1
《武陵学刊》2012年第3期67-74,共8页张华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会科学计划重点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际关系史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一期)(SZ201010028010);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矛盾盟友:战后加美安全关系研究"(11C0899)
1911年加、美缔结互惠协定是加、美经济史上一次重要的但未获成功的缔约事件。此次缔约标志着北美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互相排斥的贸易政策是缔约失败的经济原因,长期存在的政党竞争是缔约失败的政治原因,长期的民族心理对立是缔约...
关键词:加、 美经济关系 1911年互惠协定 贸易保护主义 关税政策 自由贸易区 
“同盟困境”视野下的美韩中立国监察委员会争端(1954—1956)被引量:4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44-49,150,共6页梁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冷战起源研究"(项目批准号:08JJDGJW26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重点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际关系史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一期)(项目批准号:SZ201010028010)的资助
1953年以后,苏联积极寻求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东西方关系一度缓和。李承晚担心美国会为了追求和平而"抛弃"韩国,于是挑起了中立国监察委员会争端,以制造紧张局势。艾森豪威尔政府认为韩国的单边行动很可能使美国受到"牵连",被迫...
关键词:美国 韩国 中立国监察委员会 抛弃 牵连 
欧洲一体化与美国战后多边自由贸易体系的兴衰被引量:3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106-112,共7页王仕英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重点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际关系史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一期)(SZ201010028010);"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二战结束后,美国倡导建立了多边自由贸易体系,这一体系以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为前提,以倡导自由贸易为主题;出于冷战需要,美国全面支持欧洲一体化,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系共存共赢。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一体化高筑贸易壁垒,对多边...
关键词:欧洲一体化 美国 多边自由贸易体系 
1968年“普韦布洛”号危机初期的美苏交涉被引量:3
《俄罗斯研究》2011年第4期130-146,共17页梁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冷战起源研究"(项目批准号:08JJDGJW26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重点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际关系史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一期)(项目批准号:SZ201010028010)的资助
1968年"普韦布洛"号危机发生前后,约翰逊政府最高决策层依旧在很大程度上坚持"共产主义铁板一块"的观点,一致认为朝鲜此举的目的在于支持北越,苏联参与其中,甚至是主谋。于是,美国的第一反应便是寻求苏联的帮助,要求对方迫使朝鲜还船放...
关键词:“普韦布洛”号危机 美国 苏联 
论二战后期美国处置德国的失败设想——摩根索计划
《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132-136,共5页鞠维伟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重点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际关系史史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SZ201010028010)的前期成果
1944年9月,美国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提出了美国关于战后处置德国的摩根索计划,并在加拿大召开的第二次魁北克会议上与英国进行商讨。该计划的核心是战后要对德国采取强硬的政策,包括将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彻底摧毁德国的全部工业,把德...
关键词:美国 摩根索计划 第二次魁北克会议 对德政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