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规划项目(SJ0703)

作品数:29被引量:10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伟苏智良邵雍江文君吴俊范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黄淮学院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更多>>
相关期刊:《历史研究》《新东方》《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史林》更多>>
相关主题:民间宗教信仰地权分配中共一大鸦片禁烟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原文化对国民党在河南地政工作的影响
《兰台世界(上旬)》2013年第3期113-114,共2页王伟 
上海市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规划项目成果(SJ0703)
在国民党统治中国的20多年里,土地问题至少在形式上从未被忽视过。为了解决地权分配存在的问题,河南省政府办理过土地陈报、土地整理、土地登记、土地清丈等地政工作,都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考究失败原因,可以明白,近代河南地权分配中存...
关键词:国民党统治 河南 中原文化 政工 土地问题 地权分配 土地整理 土地登记 
论河南近代时期人口因素对地权分配的影响被引量:1
《兰州学刊》2012年第3期77-81,共5页王伟 
上海市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规划项目成果。(项目编号:SJ0703)
关于民国时期影响河南农村地权分配的因素,论者很少提及人口因素的影响,即使提到了,也没有展开充分论述。影响地权分配的因素很多,比较突出的因素是人口因素。人口因素使地权分配趋于分散。近代河南省内存在人口不均衡分布的现象,而人...
关键词:近代河南 人口因素 地权分配 
十、上海早期共产主义者群体的形成、作用及其特点被引量:1
《理论经纬》2011年第1期112-121,共10页徐渊 
教育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专项项目(10JDJNJD189);上海市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SJ0703)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共产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而在建党之前,以上海为首发,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共产主义小组,这些小组的成员都是具有共产主义意...
关键词:早期共产主义者 上海 中国共产党 共产主义小组 第一次代表大会 群体 共产主义事业 党的成立 
选择与分离:从李汉俊与《星期评论》的关系看中共早期组织的形成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年第8期10-12,共3页李红 
教育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专项项目(10JDJNJD189);上海市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SJ0703)规划项目成果
目前学术界对于《星期评论》的历史地位已经给与充分的肯定,认为它是五四时期著名的进步刊物之一。早期共产主义者李汉俊与戴季陶、沈玄庐等人利用该刊宣传进步思想,对于中共建党起了重要的舆论宣传作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星期评论...
关键词:《星期评论》 李汉俊 戴季陶 中共早期组织 
十一、建党初期上海工运状况分析(1921年7月—1923年12月)被引量:1
《理论经纬》2011年第1期121-131,共11页高红霞 
教育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专项项目(10JDJNJD189);上海市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SJ0703)规划项目成果
建党初期的1921年7月至1923年底,上海作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聚集地,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和中央所在地,相比于1919年和1925年前后,这是一个工人运动相对不活跃时期。究其原因,除了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的帮会问题的影响,笔者认为工人群...
关键词:1921年 建党初期 上海 中国共产党 帮会组织 工人群体 产业工人 工人运动 
论“中原模式”——地权分配理论新模式被引量:1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107-110,共4页李学明 王伟 
上海市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规划项目成果(SJ0703)
关于地权分配的理论,在学术界约定俗成的出现了诸如"华北模式"、"关中模式"、"江南模式"等等一系列说法,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完全符合近代河南地权分配的特征。近代河南,地权分配的动荡性与农家村落的多样性明显,不同于华北、江南...
关键词:“中原模式” 地权分配 河南 
中共建党与近代上海社会被引量:21
《历史研究》2011年第3期130-144,191-192,共15页苏智良 江文君 
教育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专项项目(10JDJNJD189);上海市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规划项目(SJ0703)成果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作为工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都市的上海,为中共成立提供了最适宜的地理环境。以上海工人为主体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阶级觉悟的提高,为共产党的创建奠定阶级基础。上海发达的媒介网络为马克思主义的早...
关键词:中共建党 上海发起组 中共“一大” 新文化运动 
程子卿夜闯中共“一大”会场之考证被引量:3
《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103-108,共6页苏智良 
教育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专项项目"中共建党与上海社会"(10JDJNJD189);上海市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SJ0703)规划项目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李公馆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当30日晚上举行第六次会议时,不料有一陌生人突然闯进会场,随之一批巡捕搜查了会场,会议被迫中断,后在嘉兴南湖完成了最后的议程。经过叶永烈先生的寻访,经资深的老上...
关键词:程子卿 中共“一大” 上海 巡捕房 
民国学者对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思考被引量:1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0年第11期56-59,共4页王正瀚 
上海市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SJ0703)规划项目成果
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材大有八十余种,不少学者结合实践,以各类杂志和历史教育专著等为媒介,对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思考、讨论。他们所提出的许多见解和观点,即使在今天也依旧有着一定的时代意义。本文试对此作一初...
关键词:民国学者 中学历史教科书 历史教育史 
清代中后期荆楚文化对湖北民间宗教信仰传播的影响被引量:2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70-73,共4页王伟 李文靖 
上海市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规划项目(SJ0703)
以前论者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观念对民间宗教信仰传播的影响,至于从区域文化特征加以深刻论述的论著更不多见。荆楚文化的生成与变迁,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形势、移民结构的规定和影响,而每一种因素对文化影响的力度则因时因地...
关键词:荆楚文化 湖北 民间宗教 影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