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FX126)

作品数:6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菁初殿清郑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法学杂志》《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政法论坛》《社会科学家》更多>>
相关主题:《刑事诉讼法》出庭车载GPSJONES技术侦查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死刑复核程序诉讼化改造的若干思考——兼评《刑事诉讼法》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修正被引量:1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95-100,共6页刘菁 刘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以新刑事诉讼法为背景”的阶段性成果(11BFX126)
死刑复核程序是我国控制死刑的特别程序,新刑诉法的修改中,加强了死刑复核程序的诉讼化改造,增强了程序参与性,检察机关监督也得到完善,使我国的死刑复核程序日趋科学。但以下几个方面仍亟待改进:要在诉讼参与性的实现上提供必要保障、...
关键词:死刑复核 监督 诉讼权利 
二审庭审方式的实践与反思——兼评《刑事诉讼法》第234条被引量:1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83-88,共6页刘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以新刑事诉讼法为背景"的阶段性成果(11BFX126)
刑事二审程序在保障公正和权利救济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96年《刑事诉讼法》确定了二审开庭审理的原则,但是由于条文模糊且缺乏约束性,实践中二审开庭率普遍较低。2012年《刑事诉讼法》(2018年《刑事诉讼法》第三次修订未对此条...
关键词:开庭 二审 自由裁量权 
“事实查明”模式与“权利保障”模式的融合——论证人出庭制度的功能定位被引量:11
《法学杂志》2019年第2期115-124,共10页胡逸恬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以五机关‘两个证据规定’为背景"(项目编号:11BFX126)的研究成果之一
证人出庭率低是我国刑事审判实践中的一项顽疾,也是近年来庭审实质化所力图改变的现象。不过,我国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历经数次变革,却依然属于一种"事实查明"模式,即证人出庭的功能为增强法庭事实查明的能力,而不关注证人出庭的对质权保...
关键词:证人出庭 庭审实质化 功能定位 事实查明 权利保障 
证据规则体系及其中国构建被引量:7
《证据科学》2016年第2期188-197,共10页郑曦 
刘玫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1BFX126)"我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证据规则经过排列组合可以形成完整的体系。根据其基本作用与实施目标,证据规则体系可分解为关联性规则、辅助性规则和外部政策规则三大类。其中辅助性规则又可细分为优先性规则、分析性规则、预防性规则、简化性规则和定量性规则。我...
关键词:证据规则体系 关联性规则 辅助性规则 外部政策规则 
补强证据规则在中国的新发展——兼评《高法解释》第109条被引量:2
《社会科学家》2014年第11期84-87,共4页刘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现的构建与完善-以新刑事诉讼法为背景"(11BFX126)(主持人为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玫教授)
随着刑事诉讼法典的修订,补强证据规则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完善。《高法解释》第109条,将补强证据规则的适用范围由单一口供扩展到主要的言词证据,但是,由于解释本身效力和地位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从整体上对补强证据规则的内容...
关键词:补强证据 口供补强 法律解释 
镶嵌论视野下车载GPS证据的可采性——兼评2012年United States v.Jones案被引量:11
《政法论坛》2013年第3期160-169,共10页初殿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研究"(项目批准号:11BFX126)的阶段性成果
United States v.Maynard案及其后续的United States v.Jones案将"镶嵌论"导入刑事诉讼领域,用以判断车载GPS信息等电子监控证据的可采性,在Katz案所确立的搜查标准下针对科技挑战而增添新的分析途径,在"空间"之外,将"时间"也作为判断...
关键词:车载GPS证据 镶嵌论 隐私权 技术侦查 科技证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