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2113)

作品数:17被引量:224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德威刘德民袁晏明廖群安魏启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调查局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地学前缘》《地质论评》更多>>
相关主题:青藏高原盆山耦合下地壳流动下地壳东昆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藏冈底斯东段驱龙—甲马地区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被引量:14
《地质论评》2016年第3期663-678,共16页曾忠诚 刘德民 王明志 泽仁扎西 尼玛次仁 张若愚 陈宁 朱伟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057211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04216;12120114081901)的成果~~
通过年代学的研究,在西藏冈底斯东段驱龙—甲马地区叶巴组火山岩、底日玛矿区的闪长岩、丢嘎地区的花岗岩、象背山矿区和驱龙矿区的含矿花岗斑岩中,获得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54.8±6.8Ma、52.39±0.95Ma、50.8±1.2Ma、14.35...
关键词:西藏 冈底斯东段 驱龙—甲马地区 构造—岩浆演化 成矿 
东昆仑、玉树、汶川地震的发生规律和形成机理:兼论大陆地震成因与预测被引量:35
《地学前缘》2010年第5期179-192,共14页李德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2113);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汶川地震区岩体稳定性评价技术方法"(1212010914036);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5万库赛湖幅;不冻泉幅地质调查"(200313000005)
青藏高原东北部东昆仑、汶川、玉树等强震的同震地表破裂不对称发育,伴随余震有规律地分别向东、南东和北北东方向迁移,很可能是源于恒河盆地流经亚东、当雄、安多、库赛湖、治多、玉树、甘孜、汶川的弧形下地壳"热河"的流速和流向变化...
关键词:下地壳层流 盆山耦合 热地震机理 强震预测 青藏高原东北部 
雅鲁藏布江水系反转问题的探讨被引量:2
《地质科技情报》2010年第4期32-42,共11页石艳玲 李德威 刘德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211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2005CCA05600)
雅鲁藏布江63条主要支流中有24条支流与干流逆交,16条支流与干流直交,其中雅鲁藏布江中游37条支流中有12条直交支流和21条逆交支流。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遥感图像分析和年代学研究,认为藏南雅鲁藏布江存在流向反转现象,上新世以来发育的...
关键词:逆交 反转 差异隆升 深切作用 雅鲁藏布江 
冈底斯朱诺地区中新世板内热隆伸展成矿被引量:4
《地质科技情报》2010年第1期66-73,共8页曹军 李德威 肖灯意 郭建慈 次邛 
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2005CCA05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2113)
位于冈底斯构造成矿带中段西侧的朱诺地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已发现有朱诺大型斑岩铜矿床和铁雅铁铜矿点。野外基础地质和矿床地质调查、构造分析和岩石化学的研究表明,朱诺斑岩铜矿床在构造上受近EW向和近SN向伸展断裂控制,时间上属...
关键词:伸展构造 埃达克岩 斑岩铜矿 朱诺 冈底斯 
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麻粒岩构造侵位过程中变质变形演化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9年第4期699-705,共7页刘德民 李德威 范旭光 廖群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211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前期研究专项(2005CCA05600);中国地调局区域地质调查项目(20001300009231);中国地质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CUGQL0612)
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麻粒岩绝大多数呈透镜状、布丁体等弱应变域断续产出,强应变带围岩往往发育糜棱面理和构造片理。部分麻粒岩经历了强烈的韧性剪切构造变形,形成剪切透镜体,并且明显受韧性剪切带控制,显示成带分布、局部集中的特点。...
关键词:变质变形 麻粒岩 构造侵位 造山带 喜马拉雅 
大陆板内盆山耦合及盆山成因——以青藏高原及周边盆地为例被引量:29
《地学前缘》2009年第3期110-119,共10页李德威 夏义平 徐礼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211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2005CCA05600);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项目"青藏高原与周边盆地的耦合过程"
大陆造山带与沉积盆地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空间上相互依存,物质上相互补偿,构造上相互作用,时间上同步演化。这些内在联系体现在统一的形成机制上:大陆造山带和沉积盆地是在大陆边缘俯冲板片脱水熔融和大陆内部地幔柱(枝)上隆...
关键词:下地壳流动 盆山耦合 板内构造 非安德森断层 青藏高原 
西藏冈底斯当惹雍错-许如错南北向地堑的特征及成因被引量:15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914-920,共7页曹圣华 李德威 余忠珍 徐祖丰 唐峰林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No.2005CCA05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572113);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20001300000141)
当惹雍错-许如错南北向地堑位于青藏高原冈底斯中部,由一组南北向高角度正断层与夹其中间的当穹错、当惹雍错、许如错等3个湖泊盆地构成.地堑发育于中新世晚期,一直活动到全新世.沿着地堑边缘分布中新世碱性火山岩.白榴石响岩的K-Ar年龄...
关键词:南北向地堑 构造地质 晚新生代 当惹雍错一许如错 青藏高原. 
西藏冈底斯东段叶巴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构造意义被引量:19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9年第3期435-445,共11页曾忠诚 刘德民 泽仁扎西 尼玛次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211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CUGQL0612);国家“973”计划项目前期研究专项(2005CCA05600);中国地质调查局矿调项目([2006]1-8)
西藏冈底斯东段叶巴组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火山岩为一套岩性连续分布的钙碱性火山岩,其中基性火山岩主要来源于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并受到流体的交代作用,中酸性火山岩则主要来源于地壳的部分熔融。叶巴组火山岩形成...
关键词:西藏冈底斯带 叶巴组火山岩 地球化学特征 大地构造环境 
大陆板内地震的发震机理与地震预报--以汶川地震为例被引量:23
《地质科技情报》2008年第5期1-6,共6页李德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2113);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2008201003)
大陆板内地震主要产于新生代厚壳造山带或高原,在平面上呈弥散状分布,在剖面上震源沿中地壳成层分布,为浅源地震。盆山活动断层系统呈规律性组合,盆山挤压边界为逆冲型压性发震断层;盆山走滑转换边界为走滑型扭性发震断层;造山带...
关键词:板内地震 发震机理 地震预报 下地壳流动 汶川地震 
大陆下地壳流动:渠流还是层流?被引量:26
《地学前缘》2008年第3期130-139,共10页李德威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前期研究专项(2005CCA05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72113);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新领域综合研究项目"中国西部盆山耦合与盆山成因研究"
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实验和模拟资料证明大陆岩石圈存在壳内流层,目前创建了渠流和层流两种假说来解释大陆下地壳的流动规律和流动机理。渠流模式是指厚地壳、高地势的造山带或高原中、下地壳低粘度物质在地貌负荷的侧向...
关键词:下地壳 层流 渠流 循环流 盆山耦合 青藏高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