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2CZW10)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薇蔡天星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警官学院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湖北工程学院学报》《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文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符号学洛特曼萨义德巴以问题民族解放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单词意象:洛特曼符号学要旨
《中国文学研究》2015年第4期5-10,共6页李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文论与‘去黑格尔化’研究"(13BZW00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文论创新与经典重译"(GD12CZW10);"萨义德批评理论及其中国化应用"(GD14CZW01)的阶段性成果
符号学的方法论意义与本体论意义,一开始就得到文艺学的高度重视。洛特曼据此给予文艺学以极大的推动与拓展,其符号学以单词意象为着眼点,沿三条主线展开。首先,洛特曼通过世界文本化,文本结构化,结构复调化,以单词的"他者性"证明联系...
关键词:洛特曼 符号学 单词 符号域 对话 
洛特曼符号学的人文气象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02-106,共5页李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文论与‘去黑格尔化’研究"(项目号:13BZW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超越现代与后现代--德勒兹差异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美学理论研究的启示"(项目号:12XJC75100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文论创新与经典重译"(项目号:GD12CZW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以对话主义为根基的俄国符号学的代表人物洛特曼运思于康德和马克思之间,在哲理层面揭示了主体存在的他者性,批判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同一性主体模式,以历史主义破解科学主义,以主体间性破除绝对主义,以关系主义拆除还原主义,从而展现了...
关键词:对话 洛特曼 俄国符号学 人文主义 文本主体 
元叙事的韧性:洛特曼符号学危机与反思意识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110-113,共4页李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文论与‘去黑格尔化’研究"(13BZW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超越现代与后现代--德勒兹差异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美学理论研究的启示"(12XJC75100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文论创新与经典重译"(GD12CZW10)阶段性成果
寻找艺术文本的结构,探索人类文化的共相,苏俄符号学代表洛特曼的理论指归均以总体性为目标,带有鲜明的现代性特质。其中呈现出的危机意识和反思意识,体现了元叙事的韧性,旨在重建一种秩序应对危机,重构一种价值更新自我。
关键词:洛特曼 苏俄符号学 危机意识 反思意识 元叙事 
后殖民视野中的民族解放——萨义德论巴以问题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23-26,共4页蔡天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文论与‘去黑格尔化’研究"(13BZW00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文论创新与经典重译"(GD12CZW10)阶段性成果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个民族之间的问题是萨义德批评理论的基石,萨义德将后现代主义理论和巴勒斯坦民族独立运动熔铸成后殖民主义理论。"一国两族"是萨义德设想巴以问题的长远目标,在其早期和中期还有"一个世俗-民主国家"和"两国并存"的...
关键词:一国两族 文化抵抗 武装斗争 经济基础 人民力量 巴勒斯坦叙事 
论萨义德的“世俗批评”被引量:1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21-25,共5页蔡天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ZW00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GD12CZW10)
西方文学批评界盛行主张文本自足性的宗教批评,将批评应有的意义自行放逐。有鉴于此,萨义德因应时事地弘扬世俗批评,奋力从文本的迷宫中突围。理论上看,萨义德的世俗批评突显了现世性与境况性、抵抗性与自省性、越界性与对位法的美学品...
关键词:世俗批评 宗教批评 现世性 文本 抵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