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天星

作品数:15被引量:9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警官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萨义德狄公案后殖民理论福柯意蕴美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政治法律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平顶山学院学报》《语言与文化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萨义德文学理论中国化:“洋为中用”为人民
《语言与文化论坛》2019年第4期43-48,共6页蔡天星 
在文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如何学习外国文艺指明了方向:所借鉴的对象是“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必须是人民性的实践和创造性的杰作;借鉴的途径是横向超越的“洋为中用”、纵向超越的“开拓创新”;借鉴的美学效果是多元共...
关键词:中国化 人民性 洋为中用 中西合璧 融会贯通 
论萨义德对福柯理论的继承与反叛被引量:2
《外国语言与文化》2019年第2期77-85,共9页蔡天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理论批判研究”(18BZW015)阶段性成果;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萨义德批评理论研究及其中国化应用”(GD14CZW01)阶段性成果
萨义德对福柯的理论继承经历了从追随、活用到反叛(试图超越)的过程。在70年代,福柯的话语权力思想是萨义德最重要的理论源泉,《东方学》是活用这一思想的成功例证。80年代后,萨义德试图超越福柯式悲观主义的盲点,探索出了'文化抵抗'理...
关键词:萨义德 福柯 继承 对位 
后殖民理论在海峡两岸的翻译出版——以萨义德著作为例·
《出版科学》2015年第3期58-60,共3页蔡天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文论与‘去黑格尔化’研究"(13BZW00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萨义德批评理论研究及其中国化应用"(GD14CZW01)阶段性成果
从萨义德著作在海峡两岸的译本来看,后殖民理论传播的实质是西方对中国单向度倾销其知识产品。后殖民理论违背了去殖民化的初衷,却给挣脱了殖民主义的地区实行新殖民主义经济剥削和后殖民主义文化统治,造成了后殖民现象。这种后殖民现...
关键词:后殖民理论 海峡两岸 萨义德 单向度倾销 后殖民现象 
从复调到对位法——萨义德对巴赫金理论的扬弃被引量:1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24-129,共6页蔡天星 
2014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萨义德批评理论研究及其中国化应用"(GD14CZW01);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文论与‘去黑格尔化’研究"(13BZW004)
复调理论贯穿了20世纪西方文论史,始于巴赫金,由萨义德来谢幕。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是对话性思维,是作者、主人公的对话,侧重作者与作品;萨义德的对位法是联系性思维,是东方与西方的对话,侧重读者和世界:二者在认识论上都基于客体的主体性...
关键词:复调理论 对位法 巴赫金 萨义德 对话 
后殖民理论的创新:论萨义德的地理观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48-52,共5页蔡天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ZW00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4CZW01)
萨义德在当代西方理论残酷生态中开辟了后殖民理论,地理因素的注入是其理论创新的关键点。其地理观念源自葛兰西的文化馈赠。从实践层面,地理意味着巴以领土冲突,萨义德从去殖民化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巴勒斯坦叙事;从文艺美学层面,他提出"...
关键词:地理观 后殖民理论 萨义德 葛兰西 后现代主义 
后殖民视野中的民族解放——萨义德论巴以问题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23-26,共4页蔡天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文论与‘去黑格尔化’研究"(13BZW00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文论创新与经典重译"(GD12CZW10)阶段性成果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个民族之间的问题是萨义德批评理论的基石,萨义德将后现代主义理论和巴勒斯坦民族独立运动熔铸成后殖民主义理论。"一国两族"是萨义德设想巴以问题的长远目标,在其早期和中期还有"一个世俗-民主国家"和"两国并存"的...
关键词:一国两族 文化抵抗 武装斗争 经济基础 人民力量 巴勒斯坦叙事 
论萨义德的“世俗批评”被引量:1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21-25,共5页蔡天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ZW00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GD12CZW10)
西方文学批评界盛行主张文本自足性的宗教批评,将批评应有的意义自行放逐。有鉴于此,萨义德因应时事地弘扬世俗批评,奋力从文本的迷宫中突围。理论上看,萨义德的世俗批评突显了现世性与境况性、抵抗性与自省性、越界性与对位法的美学品...
关键词:世俗批评 宗教批评 现世性 文本 抵抗 
高罗佩“狄公案”里的中国传统节日被引量:1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71-73,共3页蔡天星 
高罗佩"狄公案"系列小说是古与今、中和外碰撞交织的文化奇观。他在作品中有意而无痕地描绘了除夕(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中国节。这些节日的描绘起到了三种作用:跨文明地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作为情节要素推动侦探故事的发展;作为...
关键词:高罗佩 “狄公案” 中华文化 推动情节 人物刻画 
高罗佩“狄公案”的侦查学启示被引量:1
《政法学刊》2011年第5期67-70,共4页蔡天星 
高罗佩"狄公案"系列小说是古与今、中和外碰撞交织的文化奇观,为我们提供了理想化传统式的很多典型案例,蕴藏着许多值得当代侦查学总结和借鉴的真知灼见。狄公将洪亮的忠、马荣乔泰的武、陶甘的才融为一体,注重团队智慧的通力合作;狄公...
关键词:高罗佩 狄公案 团队智慧 客观证据 侦查学 
论当代公安歌曲的嬗变被引量:1
《政法学刊》2006年第5期121-123,共3页蔡天星 周玲 
公安歌曲是以人民警察的工作、生活、心理等领域为题材内容的歌曲。公安歌曲起源于新中国成立之际的公安边防歌曲,在新时期大众文化的影响下发展为影视公安歌曲,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公安系统春节晚会和文艺汇演促成了公安歌曲高潮的...
关键词:公安歌曲 军旅歌曲 公安边防歌曲 影视公安歌曲 专场演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