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BMZ032)

作品数:9被引量:4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游俊杜薇崔海洋田红麻春霞更多>>
相关机构:吉首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研究》《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生态人类学脆弱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石漠化石灰岩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论地方性知识在脆弱生态系统维护中的价值——以石灰岩山区“石漠化”生态救治为例被引量:17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85-90,共6页游俊 田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知识"研究>(04BMZ032)成果之一
地方性知识是一个具有文化属性的广泛概念。本文以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灾变救治为例,对地方性知识在脆弱生态系统维护中的价值进行探讨。在分析石漠化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发掘利用各民族地方性知识,以完成对石漠化的灾变救治。
关键词:脆弱生态系统 生态救治 石漠化 地方性知识 
时代变迁中的族群认同——以四川清漪江流域羌族为例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134-136,共3页崔海洋 刘伯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知识"研究>(编号04BMZ032).
时代在不断的变迁,随之而来是社会背景的变迁,族群认同的理论在不同的时代应该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为,族群认同的过程始终是在时代性的场景中进行的。今日的族群认同,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族群成员这一个主体,它还会涉及到与它们相关的一...
关键词:时代 族群认同 文化 
论藏族生态知识的不可替代价值——以昌都地区察雅县荣周乡成功造林为例被引量:7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43-47,共5页滕晓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知识"研究>(04BMZ032)系列论文之一
以往冰川研究者认定,高于海拔3000m地带,均属季节性寒漠带,地表以下0.8米处为永久冻土层,因而是乔木成活的禁区。西藏昌都地区察雅县荣周乡地处三江源,当地藏族居民具有一套特殊的生态知识,能在海拔3300米以上地区成功造林,以最小的投...
关键词:“三江源” 生态建设 生态知识 
生态人类学的方法论被引量:12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9-11,共3页麻春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知识"研究>(04BMZ032)系列论文之一
生态人类学立足于民族文化对人类生态行为及其后果进行分析,在分析时必然受到时间、空间制约及其它多种因素的干扰。本文提出“终端验证”的生态人类学研究方法,“终端验证法”的适用范围不仅在于文化的生物性适应方面,更在于文化的社...
关键词:“终端验证法” 文化社会性适应 文化同质度 文化抗风险度 文化储备度 
生态人类学的学科定位被引量:7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12-14,共3页田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知识"研究>(04BMZ032)系列论文之一
生态人类学是一门以人类的生态安全为研究对象与归宿的高度综合、高度理论化的哲理性学科。就其本质而言,它既依托于各种很不相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时又坚持超大尺度,长周期的观察,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自己的理论框架中得到整...
关键词:生态人类学 高度综合 高度理论化 哲理性 
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资源利用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19-22,共4页杜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知识"研究>(04BMZ032)系列论文之一
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运行建立在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基础之上,但是又必然存在着各不相同的单向倾斜利用某些特定资源的趋势。如果我们能够有意识维护文化的多元并存,利用社会力量切断并存民族之间资源利用单向倾斜趋势的扩大...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资源利用的单一化 文化多样性 
生态人类学的理论架构论略被引量:1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23-24,共2页崔海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知识"研究>(04BMZ032)系列论文之一。
生态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可以简称为二元制衡论。人类社会的存在所导致的所有生态问题,从终极意义上讲,都是地球生命体系与人类社会这两大自为体系并存互动延续所派生的结果。因而,要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态问题,显然得将制衡理...
关键词:二元对立 制衡体系 自为体系 生态危机 
留恋远去的大自然——大方县普底乡仡佬族生态适应的曲折与出路被引量:2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94-98,共5页杜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4BMZ032)
仡佬族的传统生活方式是刀耕火种,其传统生态观也与这一经济生活方式相合拍,但是,在改土归流以来的外界冲击下,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态观都难以稳态延续。仡佬族文化的调适与重构尽管已经作出了众多卓有成效的努力,但是由于外界冲击的波...
关键词:生态观 文化调适 刀耕火种 
古代的生态维护与文化制衡被引量:3
《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160-164,共5页游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知识"研究>(编号04BMZ032)成果之一
古代民族由于所处时空域的限制,不可能全面认识自然生态系统并自觉直接维护生态环境,而是在文化建构的过程中从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内人为地分割出一个最适合于本民族生息的区域,按照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去建构并直接维护本民族特有的民族...
关键词:生态维护 民族生境 文化制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