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俊

作品数:43被引量:29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地方高校武陵山民族团结进步民族地区教育资源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经济地理》《中国高等教育》《民族研究》《广西民族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原官授之”考被引量:1
《贵州民族研究》2020年第8期105-112,共8页尹宁 游俊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土司制度通史(多卷本)”(项目编号:18ZDA173);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明代保靖土司的国家认同研究”(编号:17A177)的阶段性成果。
明代初年,西南土司先后来降。对于前来归降的土司,明廷以“原官授之”作为对其初次授职的基本原则。所谓“原官”,主要指元廷或元末农民政权授予少数民族首领的官职。然而,“原官授之”并非无条件地授以土职,提供前朝授职的凭证是其得...
关键词:明初 土司 职官制度 原官授之 
试析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逻辑契合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1期206-206,共1页游俊 李晓冰 李骥龙 
为加快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近几年来,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同步推进了脱贫攻坚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民族团结进步 脱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逻辑 经济社会发展 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 
试析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逻辑契合——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被引量:14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102-108,共7页游俊 李晓冰 李骥龙 
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之间是同频共振、相得益彰的关系,两者在价值目标、推进主体、瞄准对象、工作方式、成效考评五个层面具有深度的逻辑契合,把握并处理好两者关系,不仅有利于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也有利于纠正工...
关键词:民族地区 脱贫攻坚 民族团结创建 逻辑契合 
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减贫能力研究——以武陵山片区S县为例被引量:1
《贵州民族研究》2016年第9期171-174,共4页游俊 乔宇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族文化差异与区域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2AMZ007)
我国的贫困问题,通常伴随着生态贫困问题的发生,两种类型的贫困往往相互作用,呈相互交织状态。解决生态贫困问题,提高民族地区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就需要推进地方政府的生态减贫能力。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以武陵山片区S县为个案,运用民...
关键词:民族地区:地方政府 生态减贫能力 武陵山片区 
武陵山片区产业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与对策被引量:5
《求索》2015年第7期30-35,共6页游俊 
湖南省软科学重点项目(2013ZK2028);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2AMZ007)
产业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维度,也是空间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重要动力和支撑。以连片特困区的典型区域武陵山片区为对象,探讨这类特殊区域的产业城镇化路径与对策具有现实意义。武陵山片区应走以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为龙头,实现跨区...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 产业城镇化 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整合 一体化联动发展 
湘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究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1-5,共5页游俊 乔宇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族文化差异与区域协同发展研究"(12AMZ007)
湘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时是集传统手工技艺、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为一体的文化珍宝。现代多元文明对湘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激烈碰撞,使得湘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出现了边缘化与...
关键词:湘西土家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关系长期和睦的原因探究被引量:1
《求索》2013年第10期232-234,共3页肖映胜 游俊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武陵山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长期和睦的原因探究及当代价值(08YBA055)";湖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委托项目"武陵山片区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路径和模式研究(HNMY2012-002)"阶段性成果
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关系长期和睦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目标取向,是我国建设民族地区团结示范区的重要条件。长期以来,武陵山各少数民族和睦相处,探究其深层原因意义重大。结合历史与现实,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本文重点从民族经...
关键词:少数民族聚居区 民族和睦 原因分析 
武陵山片区促进协同发展的空间形态创新研究被引量:6
《经济地理》2013年第12期31-37,共7页冷志明 唐珊 游俊 丁建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MZ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6103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JL069);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13B09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YJA790070);湖南省重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ZDB072)
空间形态创新是基于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前瞻性地改造空间形态,具有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效应。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区域类型对应着不同的空间形态创新模式,产业区、产业链和城市群分别是点状、线状和网状空间形态创新的主要模式。...
关键词:空间形态创新 协同发展 武陵山片区 
文化区域的经济协同发展机理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被引量:13
《经济地理》2013年第11期35-39,69,共6页游俊 张琰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MZ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YJA790070);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ZDB072)
文化区域是特定时间和空间文化的载体,文化区域经济协同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极为关键。不论是同一性文化还是多样性文化,都可推进区域经济协同,也可能增加区域经济的协同难度。以武陵山片区为例,分析武陵文化区域经济协同的条件和存...
关键词:文化区域 经济协同 发展 
武陵山片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路径探讨被引量:6
《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第6期5-8,共4页游俊 廖胜刚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族文化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批准号12AMZ007);湖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重点委托课题"武陵山片区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路径和模式研究"(编号HNMY2012-002)
国务院率先启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为全国其他连片特困地区提供示范,其中总体要求和战略定位之一就是建设民族团结示范区。武陵山片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必须在科学发展、民生改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民族团结...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 民族团结进步 示范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