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ZD069)

作品数:52被引量:15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范金民孟义昭张晖胡阿祥周群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重庆行政学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史林》《东南文化》《江海学刊》《安徽史学》更多>>
相关主题:清代明代述论房产交易分立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晚清江南士大夫的致仕生涯——以顾文彬为中心被引量:3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1-24,共24页范金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项目编号:10&ZD069);南京大学文科“双一流”建设科研项目“中国与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演进”。
经过太平天国时期的兵燹,苏州仍不失为宜居城市,依然麇集吸引着一批缙绅士人,在那里诗文唱和、传承文脉,谱写江南文化的篇章,展示江南士绅生活的丰富面相。浙江宁绍台道著名收藏家顾文彬就是典型。顾文彬致仕居家期间,与一批情投意合的...
关键词:晚清 苏州 顾文彬 日常生活 
明代江南田宅买卖的“找价”述论被引量:5
《史林》2020年第5期42-55,219,共15页范金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10&ZD069)阶段性成果。
明后期,江南各地田宅买卖盛行找价之风。制度规定田产所有权在卖断后须即时转移,但并未兼顾田宅买卖时的复杂情形和原价与时价的差距。田宅找价既遵照制度的规定,又因应了后续的价格变动,部分维护了原主的合法权益,适度的“找价”,反映...
关键词:明代江南 田宅买卖 找价 
明代徽州木商经营活动述略被引量:10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1-17,共17页范金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10&ZD069);南京大学文科“双一流”建设科研项目“中国与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演进”。
明代徽州木商主要来自祁门、休宁和婺源,以家族集群或地缘组合的形式从事木业运销,形成明代徽州木商经营上的一个特色。同盐商一样,到明代中后期,徽州木商已在全国范围的木业采伐运销中取得了优势,成为实力最为雄厚、地位最为突出的地...
关键词:明代 徽州 徽商 木商 山林经济 木材贸易 
意图相济,实归掣肘——明代仪真掣盐与京掣的纠葛被引量:2
《安徽史学》2019年第3期20-30,共11页夏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10&ZD069)的阶段性成果
掣盐是食盐运销环节的核心,也是多方利益交汇所在。仪真掣盐起初只为控遏私盐,割没折银之后,开始兼有征税的功能。至嘉靖年间,仪真掣盐已经形成了一套复杂的体系,但因盐务官员的腐败而在执行过程中存有掣盐愆期和超掣迭出的弊端。淮南...
关键词:明代 掣盐 仪真 京掣 两淮 
晚明东林人士的经济主张及其社会实践被引量: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86-93,共8页范金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10&ZD069);南京大学文科"双一流"建设科研项目"中国与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演进"
东林人士作为明后期的地域人文集团,自然不尽君子,但毕竟多君子,异乎东林者不尽小人,但毕竟多小人。东林的人品风骨,总体而言优于非东林及阉党人物。评价东林与非东林各色人群,应将其领袖人物、主体骨干与一般人员分开,前期和后期分开,...
关键词:晚明 东林人士 经济主张 社会实践 江南 
明代扬州盐商的地域结构及其势力消长被引量:1
《徽学》2018年第2期17-38,共22页范金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10&ZD069)的阶段性成果
明代山西、陕西商人在扬州的盐业活动事例极为丰夥,值得注意。时人的记载表明,明代扬州盐商的主体并不是如人所说的早中期就是徽州盐商,而是山西、陕西商人与徽州盐商并驾齐驱,难分伯仲,而且在徽商群体中,休宁商人较之歙县商人似乎毫不...
关键词:明代 扬州盐商 地域结构 
明清时期运河重镇苏州城的地域商帮被引量:2
《人文论丛》2018年第2期155-187,共33页范金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项目编号10&ZD069);南京大学文科“双一流”建设科研项目“中国与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演进”阶段性成果
苏州是大运河沿线的重镇,也是鸦片战争前全国最为重要的工商城市,商品生产发达,商业贸易繁盛,商品流量宏大,全国各地地域商帮云集其地,商业竞争极为激烈。明中期,苏州名士唐寅即写有脍炙人口的《阊门即事》诗,中云:'世间乐土是吴中,中...
关键词:苏州城 明清时期 
乾隆南巡与“江浙二老”交游的政治文化意蕴被引量:1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111-121,159-160,共11页刘欢萍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10&ZD06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图像与文学视野下的乾隆南巡书写研究"(16CZW033)阶段性成果
清高宗乾隆前四次南巡期间,通过赏赐品衔、食俸、匾额与赐诗、俯和等方式对"江浙二老"沈德潜、钱陈群示恩尤隆。这一特定时空背景下发生的君臣遇合佳话颇具典型意义。一方面,乾隆的示恩出于帝王文治需要的主动选择,建立在作为对象的二...
关键词:乾隆南巡 沈德潜 钱陈群 江南 文坛生态 
钱粮博弈:明到清前期江南减赋呼吁及其效果被引量:3
《史林》2018年第4期56-71,220,共16页朱声敏 范金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10&ZD069)的阶段性成果
明清两朝在江南地区实行重赋政策,苏、松、常、嘉、湖五府尤其苏、松二府赋税一直极为繁重。围绕赋税征收,自明初直到清末,江南士民、地方官员、江南籍京官大体上为一方,朝廷和代表国家财政的户部为一方,两者长期展开赋税博弈。前者一...
关键词:明清江南 重赋 减征 呼声 成效 
从阊门到玄妙观:“士女游观”与清代苏州城市商业中心的变迁被引量:3
《史林》2018年第1期24-32,218,共9页朱春阳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10&ZD069)阶段性成果
明代以来苏州阊门一直被视为苏州繁华的象征,与其同时伴生的是"士女游观"的聚集。与此相比,玄妙观所处的城东地区长期显得冷寂,游人不兴。然而清代乾隆以后在城乡社会经济结构进一步转型的大背景下,苏州东城区工商业快速发展,玄妙观也...
关键词:玄妙观 士女游观 苏州 商业中心 变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