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810034)

作品数:6被引量:3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美平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历史研究》《历史档案》《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日本问题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北一辉报刊舆论报刊史甲午战争前后甲午战争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近代日本的义和团运动观被引量:2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71-80,共10页王美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810034)
日本政府在"中国亡国观"与义和团乃"乌合之众"的认识基础上,加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民间虽在义和团运动的刺激下产生了部分"反战派",但绝大多数舆论均在清政府出台"借御外侮"政策前就已煽动战争,成为日本实施侵华政策的幕后推手。通过...
关键词:日本 义和团运动 对华观 脱亚入欧 
日本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三种论调被引量:5
《历史档案》2013年第1期111-118,共8页王美平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近代日本的中国‘民族国家’观"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YJC810034
对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日本的"脱亚入欧"与"亚洲主义"两大思想流派最初均在"中国亡国观"的基础上就对外战略问题应采取与列强合作"分割中国",还是应在"中日提携"的基础上"保全中国"而展开论争。随着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的形成,二者...
关键词:日本 对华观 民族危机 
近代日本对辛亥革命性质的认识及其影响
《人文论丛》2012年第1期475-485,共11页王美平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近代日本的中国’民族国家’观”(11YJC810034)
明治维新到辛亥革命前,日本各界在通过侵略中国维护日本的国家独立、国防安全以及实现'海外雄飞'战略上并无显著分歧,而进入大正后到'九·一八'事变期间,其对华政策却发生了分化,这体现在北伐期间出现的'武力扩张'、'协调扩张'与'放弃...
关键词:辛亥革命 北一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北伐期间日本的“满蒙观”与“九·一八”事变
《日本问题研究》2012年第1期58-61,共4页王美平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810034)
北伐时期日本面对东北亦将被统一于中国中央政府之下的局势,出现了"满蒙放弃论"、"满蒙相对论"与"满蒙领有论"3种不同的政策主张。"满蒙放弃论"由于承认中国的民族主义觉醒、重视中国全局的经济利益而放弃了帝国主义,在近代日本对华政...
关键词:日本 “满蒙观” “满蒙放弃论” “满蒙相对论” “满蒙领有论”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对华观的变迁——以报刊舆论为中心被引量:26
《历史研究》2012年第1期143-161,192,共19页王美平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810034)的成果
近代日本的对华观与侵华战争密切相关,挖掘和梳理当时的日本各大报刊、从军日志、政论意见书等相关资料为充实此项研究提供了充分证据。甲午战争前夕精英阶层产生的对华优越感,是日本敢于开战的精神驱动;战争的结局及舆论界的侮蔑性报道...
关键词:甲午战争“蔑华观” “东洋盟主观” 报刊史 
辛亥革命时期北一辉的对华观被引量:4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20-27,共8页王美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06JZD0023);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810034)
北一辉作为深度参与过辛亥革命的日本浪人,其对华观可谓别具一格。他就辛亥革命的性质,力排众议坚持"国家民族主义"的近代革命说;就中国统一问题,批驳"中国分裂论"力持"中国统一论"。而在对华政策上,却在痛斥日本联合英、俄蚕食中国的同...
关键词:北一辉 “国家民族主义革命说” “中国统一论” “中日军事同盟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