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31002)

作品数:31被引量:22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石学法吴永华程振波刘焱光方习生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海洋学报》《第四纪研究》《地球物理学报》《Science Bulletin》更多>>
相关主题:菲律宾海东亚冬季风琉球群岛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Arctic source for elevated atmospheric mercury(Hg^0) in the western Bering Sea in the summer of 2013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8年第6期114-121,共8页V.V.Kalinchuk V.F.Mishukov A.S.Astakhov 
partly fund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projects (Nos.41420104005,40710069004,40431002);supported by the Russian Science Foundation (Project No.16-17-10109)
Measurements of gaseous elemental mercury(Hg^0) in the marine boundary layer of the western Bering Sea were performed using an automatic mercury analyzer RA 915 +(Ltd. "Lumex", St. Petersburg, Russia) aboard th...
关键词:MERCURY Atmosphere Long-range transport Bering Sea ARCTIC 
Benthic foraminiferal δ^(13)C minimum events in the southeastern Okhotsk Sea over the last 180 ka被引量:1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4年第24期3066-3074,共9页Yonghua Wu Xuefa Shi Jianjun Zou Zhenbo Cheng Kunshan Wang Shulan Ge Fengdeng Shi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2013CB429700);the Basic Scientific Fund for the National Public Research Institutes of China (2012G07, 2013G38);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40431002, 4071006900 and 40906035);the Youth Marine Science Foundation of the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2013313)
A total of six d13C minimum events,i.e.,VI,V,IV,III,II,and I,were observed via a stable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 analysis of infaunal benthic foraminifera Uvigerina spp.in gravity core OS03-1 in the southeastern Okho...
关键词:鄂霍次克海 底栖有孔虫 东南部 事件 氧同位素分析 甲烷水合物 甲烷释放 分解释放 
鄂霍次克海东南部180ka BP以来底栖有孔虫δ^13C轻值事件被引量:3
《科学通报》2014年第15期1468-1476,共9页吴永华 石学法 邹建军 程振波 王昆山 葛淑兰 石丰登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429700);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2 G 07,2013G3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31002,4071006900,40906035);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2013313)资助
对鄂霍次克海东南部OS03-1岩芯180 ka BP以来底栖有孔虫内生种Uvigerina spp.进行了稳定氧碳同位素分析,发现了112-109 ka BP(Ⅵ),102-90 ka BP(Ⅴ),85-76 ka BP(Ⅳ),57-54 ka BP(Ⅲ),44-40 ka BP(Ⅱ)和17-10 ka BP(Ⅰ...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 δ^13C轻值事件 表层生产力 鄂霍次克海中层水 最低含氧带 
菲律宾海西部海区有机悬浮颗粒观测及其分布特征被引量:1
《海洋科学进展》2013年第4期485-497,共13页方习生 魏建伟 石学法 程振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末次冰期以来西北太平洋中高纬度边缘海关键断面古环境演化记录(40431002);国家海洋局青年基金项目--琉球群岛以东海域沉积物的矿物与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2008309);海洋公益性行业专项--我国大河三角洲的脆弱性调查及灾害评估技术研究(200805063);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东南极普兹湾海域表层沉积特征研究(2009G12);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课题--胶州湾悬浮体动力学及其环境响应研究(05-01-hy-83)
2004-07和2004-09-10,在菲律宾海西部海区进行了水体现场多参数综合垂向测量和海水取样分析,对菲律宾海水体光衰减作用、悬浮颗粒及颗粒有机碳的相关关系和空间分布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菲律宾海光衰减系数C与悬浮颗粒浓...
关键词:菲律宾海西部 漫衰减系数 悬浮颗粒 颗粒有机碳(POC) 
琉球群岛以东海域表层沉积物全样矿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3年第3期57-63,共7页方习生 石学法 程振波 王昆山 杨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431002);国家海洋局青年基金项目(2008309);海洋公益性行业专项(200805063);国家海洋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09G12);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课题(05-01-hy-83)
以X射线衍射仪为主要手段,对琉球群岛以东海域调查区表层底质沉积物中全样矿物组分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共识别出9种矿物:蒙皂石、伊利石、云母、高岭石、绿泥石、石英、钾长石、斜长石、方解石。分析其沉积物由3种主要物质来源...
关键词:粉末衍射 表层沉积物 琉球群岛 全样矿物 
菲律宾海西北部岩芯记录的125ka以来的地磁场强度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
《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第2期542-557,共16页葛淑兰 LΦVLIE Reidar 石学法 方习生 陈志华 吴永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431002)和面上项目(40574029;40876036)联合资助
沉积物记录的地磁场强度首先提供了模拟地磁场演化的数据约束,其次提供了沉积物的年龄信息.本文报道了菲律宾海西北部岩芯记录的地磁场相对强度,并结合岩石磁学和沉积学性质探讨了影响强度的各个因素.除底部红粘土层的局部磁偏角偏转可...
关键词:菲律宾海西北部 地磁场相对强度 低温和室温磁化率比值 磁性矿物粒度 
菲律宾海北部19cal.kaBP以来表层海水温度变化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2年第4期123-129,共7页吴永华 翦知湣 石学法 程振波 李小艳 石丰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431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6028);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09G21)
对菲律宾海北部E-2岩心柱(29.62°N、131.14°E,水深3 877m)进行了浮游有孔虫δ18 O分析、AMS14 C测年以及U3k7表层海水温度(U3k7-SST)的测试。结果表明,E-2岩心记录了约19cal.kaBP以来U3k7-SST变化过程,其末次冰消期整体变化过程与北...
关键词:末次冰消期 U3k7 表层海水温度 菲律宾海 
鄂霍次克海晚第四纪以来古环境演化被引量:6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1年第6期1-12,共12页石学法 邹建军 王昆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10069004,40431002和40906035);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GY02-2010G24)
鄂霍次克海是北太平洋第二大边缘海,在"海-陆-气-冰"复杂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海洋环境,并以高生产力、季节性海冰覆盖以及作为北太平洋中层水换气源(ventilation)为特征。对晚第四纪鄂霍次克海海冰扩展,表层生产力、表层海水温度...
关键词:古生产力 海冰 大气环流 海洋环流 晚第四纪 鄂霍次克海 
菲律宾海真光层漫衰减观测及其指示意义
《海洋科学进展》2011年第4期465-473,共9页方习生 魏建伟 石学法 程振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末次冰期以来西北太平洋中高纬度边缘海关键断面古环境演化记录(40431002);国家海洋局青年基金--琉球群岛以东海域沉积物的矿物与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2008309);海洋公益性行业专项--我国大河三角洲的脆弱性调查及灾害评估技术研究(200805063);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东南极普兹湾海域表层沉积特征研究和黄河尾闾摆动在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的沉积记录(2009G12;2009G22);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课题--胶州湾悬浮体动力学及其环境响应研究(05-01-hy-83)
2004-07—09,利用水下微型多波段剖面光谱系统(加拿大Satlantic公司)和SeaBird 911型CTD系统(美国),在菲律宾海WEqPac航次中现场观测了部分站位的水下光场剖面。并对西菲律宾海的水下光场特征作了分析,研究了其与生物地球化学核心变量...
关键词:西菲律宾海 漫衰减系数 颗粒有机碳(POC) 
磁化率各向异性揭示的日本海Ulleung盆地浊流沉积和氧化-还原条件下的底流演化被引量:2
《科学通报》2011年第36期3098-3110,共13页葛淑兰 石学法 刘焱光 王昆山 邹建军 刁靖宇 朱志伟 王春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40710069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431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876036,41076038);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2007T09)资助
日本海Ulleung海盆南部陆坡岩芯7.31m以上的磁化率椭球体长、中轴正交分布在水平投影面上,短轴近似垂直分布.7.31m以下,磁化率椭球体3个特征轴杂乱分布,此时形状因子也显示异常高值,表明下部沉积物的原始结构已经被破坏.该界线与X射线...
关键词:Ulleung海盆 磁化率各向异性 磁化率椭球体 早期成岩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