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441)

作品数:29被引量:568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谢小立王凯荣陈洪松王克林方热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相关期刊:《环境科学》《作物学报》《农业工程学报》《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更多>>
相关主题:红壤坡地红壤性水稻土红壤土壤水分不同利用方式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秸秆添加对土壤有机碳库分解转化和组成的影响被引量:2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年第4期386-393,共8页夏海勇 王凯荣 赵庆雷 张正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3-SW-441);青岛农业大学人才基金项目(630436)资助
研究秸秆添加量对黄潮土和砂姜黑土有机碳库分解转化和组成的影响规律,为调节土壤碳循环、培肥地力提供科学依据。通过1年的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添加0-400g-kg-1秸秆时,两种土壤的有机物料分解率、腐殖化系数、C/N及土壤活性有机碳...
关键词:添加秸秆 土壤有机质 秸秆分解速率 腐殖化系数 土壤有机碳库 碳库活度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稻田土壤磷吸附与解吸的动态研究被引量:41
《草业学报》2014年第1期113-122,共10页赵庆雷 吴修 袁守江 王凯荣 高洁 陈峰 张士永 孙公臣 谢小立 马加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069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441);国家"973"项目(2005CB12110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2007BAD87B05-11);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农业生物资源创新利用资助
为了探讨土壤对磷素的固定与释放过程,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红壤稻田0~20 cm和20~40 cm土壤对磷的吸附和解吸动态.结果表明,0~20 cm土壤对磷的吸附量培养前期快速增大、后期趋于稳定,20~40 cm土壤对磷的吸附量呈培养前期快速增...
关键词:长期试验 红壤性水稻土 磷吸附和解吸 动态研究 
湘西北红壤丘陵区土壤水运移的稳定性同位素特征被引量:21
《环境科学》2009年第9期2747-2754,共8页田日昌 陈洪松 宋献方 王克林 杨青青 孟薇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44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01200220055413);中国科学院院长奖获得者科研启动专项资金项目
稳定同位素技术为土壤水运移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通过对红壤丘陵区降水和不同深度土壤水稳定性氢氧同位素的示踪,研究了2种不同植被类型(油茶林、玉米地)土壤水分运移过程.结果表明,该区大气降水稳定性同位素存在明显的降水量效...
关键词:红壤丘陵区 土壤水 蒸发 入渗 稳定性同位素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稻田土壤磷素及水稻磷营养的影响被引量:25
《作物学报》2009年第8期1539-1545,共7页赵庆雷 王凯荣 马加清 杨连群 谢小立 张士永 袁守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5CB12110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441)资助
基于16年长期定位试验,选取了无肥对照(CK)、无肥基础上的有机物循环利用(C)、NPK化肥配施(NPK)、NPK化肥基础上的有机物循环利用(NPK+C)、减量施肥(F+1/2C) 5个处理,通过测定各处理土壤P素肥力指标和水稻植株P含量,研...
关键词:长期试验 红壤性水稻土 土壤磷 水稻 磷营养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中碳、氮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5
《土壤通报》2009年第3期523-528,共6页陈惟财 王凯荣 谢小立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441)资助
17年定位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红壤性水稻土耕作层、犁底层干筛团聚体均以>5mm粒径为主,且其含量在有机物还田处理中更低;湿筛团聚体(水稳定性团聚体)在耕作层以>5mm粒径含量最高,在犁底层以<0.25mm粒径含量最高。...
关键词:团聚体 分布 结构   红壤性水稻土 施肥 
红壤坡地不同覆被类型地表径流对降水特征的响应被引量:12
《自然资源学报》2009年第6期1058-1068,共11页田日昌 陈洪松 王克林 谢小立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44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01200220055413);中国科学院院长奖获得者科研启动专项资金项目
采用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是红壤丘陵区防治洪涝灾害和季节性干旱的重要措施。利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红壤坡地7种覆被类型1998~2005年降水特征值和地表径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覆被类型地表径...
关键词:红壤 坡地 不同覆被类型 降水 径流 回归分析 
长期有机物循环对红壤稻田土壤磷吸附和解吸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4
《中国农业科学》2009年第1期355-362,共8页赵庆雷 王凯荣 谢小立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441);国家“973”项目(2005CB121106);青岛农业大学人才基金项目(630436)
【目的】为揭示土壤磷素肥力的变化机制,对16年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处理后红壤稻田0~20cm和20~40cm土层的土壤磷吸附-解吸特性进行了研究。【方法】将4种施肥处理土样置于恒温摇床中连续振荡培养,定期测定不同处理土壤磷的各种吸附参数...
关键词:长期试验 有机物循环 红壤性水稻土 磷吸附和解吸 
不同粗蛋白和粗纤维水平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及氮排泄的影响被引量:9
《饲料工业》2008年第17期30-34,共5页谭新 蒋小丰 方热军 李四元 金宏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441);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湖南农业大学引进人才基金项目(2005YJ07)
为探讨氨基酸平衡日粮中粗蛋白和粗纤维水平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及氮排泄的影响,试验选取36头体重接近[(65.77±1.08)kg]的三元杂交(杜×长×大)阉公猪,采用2(CF:4%、6%)×3(CP:15.5%、14%、12.5%)两因子完全交叉试验设计。试验共设6个处理...
关键词:粗蛋白 粗纤维 肥育猪 生产性能 氮排泄 
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氮组分的影响被引量:40
《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第8期1721-1726,共6页宗海英 王凯荣 谢小立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44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5CB121106);青岛农业大学人才基金资助项目(630436)
通过16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氮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化肥处理对土壤各氮素含量的作用不明显;有机物料循环特别是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显著提高了土壤矿质氮和有机氮含量,提高幅度分别为55.2%和38....
关键词:长期施肥 红壤性水稻土 有机氮组分 矿化氮 
不同覆被下红壤坡地地表径流及其养分流失特征被引量:35
《生态环境》2008年第4期1645-1649,共5页黄河仙 谢小立 王凯荣 殷芙蓉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441)
通过对南方红壤坡地农作区、茶园、柑橘园、退化区和恢复区5种不同利用方式所产生的地表径流量的全年连续观测及其径流水中养分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覆被植物群落类型单一化和农事耕作都能增加地表径流量、次数和增加养分流失,5种类型地...
关键词:红壤坡地 土地利用方式 地表径流 养分流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