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海勇

作品数:77被引量:597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间作小麦间套作玉米籽粒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农产品加工》《植物生理学报》《农学学报》《玉米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研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NO_(3)^(-)缓解小麦根部NH_(4)^(+)毒性机理
《植物学报》2024年第3期397-413,共17页刘笑 杜琬莹 张云秀 唐成名 李华伟 夏海勇 樊守金 孔令安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ZR2020MC08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22YFD2300801);山东省现代农业技术产业体系(No.SDAIT-01-07)。
该研究探讨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根系NH_(4)^(+)毒性以及NO_(3)^(-)缓解其毒性机理。与7.5 mmol·L^(-1)NO_(3)^(-)处理(CK)相比,7.5 mmol·L^(-1)NH_(4)^(+)处理(SA)抑制小麦根系生长,添加1 mmol·L^(-1)NO_(3)^(-)(AN)后缓解了...
关键词:能量代谢 发酵  三羧酸循环 小麦 
玉米与豆科作物间套作体系氮素吸收效应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2024年第10期21-28,共8页孙岩 乔月彤 赵强 胡延峰 朱英华 赵培国 宋立成 夏海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编号:2016YFD0300202);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共同体滨州市玉米产业服务团项目。
玉米与豆科作物间套作可以提高作物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能力,从而提高土地利用当量比和耕地产能。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玉米与豆科作物间套作体系氮素吸收的表观现象,包括氮素吸收量、地上部生物量和籽粒产量等指标,以及相关机制进...
关键词:玉米 豆科作物 间套作 氮素利用效率 根际生命共同体 
中国玉米种子质量:十年变迁和未来展望被引量:3
《中国种业》2023年第12期6-10,共5页鲁苗苗 辛婷婷 贾濡 张佳欣 李贺勤 赵延明 张海艳 李朝霞 裴玉贺 赵美爱 韩登旭 袁志鹏 张巧巧 李莉 陈全全 杜雪梅 薛艳芳 夏海勇 刘铁山 汪黎明 何军光 马云国 王宝卿 陈景堂 宋希云 岳海旺 顾日良 王建华 江绪文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02);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2-1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E0120400);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1MC107)。
种子是农业科技的载体,种子质量代表着国家农业科技水平,决定了品种推广范围、播种方式及种子市场竞争力。质量调研作为种子质量保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推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包衣包装、4项基本指标测定、种子活力...
关键词:玉米 种子质量 种子活力 
间作和施氮水平对玉米和花生农艺性状及花生结瘤的影响被引量:5
《山东农业科学》2022年第6期35-41,共7页乔月彤 蒋曦龙 李晓靖 王澜 薛燕慧 夏海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202,2017YFD0300407);山东省政府公派出国留学项目(201902057)。
为进一步明确大田环境中间作和施加氮肥对玉米和花生生长发育影响的规律,为间作模式氮肥减施和高产高效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设置玉米花生单作、间作和不同氮肥用量梯度双因素处理,研究其对两种作物生育中期(即玉米灌浆期和花生结荚期)...
关键词:玉米 花生 间作 施氮水平 农艺性状 结瘤 
土施和无人机配施锌肥对小麦产量和籽粒锌铁硒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东北农业科学》2022年第2期16-20,24,共6页王澜 蒋曦龙 陈利容 孔玮琳 贤伟华 马国兴 夏海勇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公益性科技攻关类)项目(2018GNC11101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XGC2016B04);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6KF05)。
探讨不同施锌方式及锌肥用量对冬小麦产量及籽粒锌(Zn)、铁(Fe)和硒(Se)含量的影响,以期为小麦微量元素营养强化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采用田间裂区试验,在无人机统一喷施富硒肥基础上,设置土施锌肥(Z)和无人机叶面喷施锌肥(F)两个施肥方...
关键词:  无人机 籽粒产量 生物强化 
叶面过量施硒对玉米产量、硒和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7
《核农学报》2021年第12期2841-2849,共9页蒋曦龙 乔月彤 李晓靖 王澜 薛燕慧 夏海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0407)
为了明确过量施硒对作物生长的毒害效应,为合理施用硒肥提供依据,本研究在田间条件下探究了叶面过量施硒对糯玉米京科糯2000和普通玉米郑单958两个品种产量、硒含量和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硒量(亚硒酸钠)≤0.2 g·L^...
关键词:玉米 硒胁迫 产量 硒含量 矿质元素吸收 
不同施肥措施对盐渍土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山东农业科学》2021年第9期75-82,共8页颜为 曹冰 王慧敏 蒋丽萍 张济世 苗琪 夏海勇 崔振岭 薛艳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200603);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项目(ts20171208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创新人才引进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CXGC0304)。
田间试验分别于轻、中度盐渍土条件下开展,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农民习惯施肥(T1,尿素分次施用,N 250 kg/hm^(2))、包膜增效尿素一次性基施(T2,180 kg/hm^(2))、包膜增效尿素配施微生物肥(T3,180 kg/hm^(2))、包膜增效尿素配施有机肥(T4...
关键词:玉米 施肥措施 盐渍土理化性状 产量 
土壤和叶面施锌对小麦农艺性状、籽粒产量和对锌、铁及硒微量元素浓度的影响被引量:5
《农学学报》2021年第7期23-27,共5页王澜 夏海勇 孔玮琳 贤伟华 马国兴 王子浩 张荣亭 李豪圣 龚魁杰 刘开昌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公益性科技攻关类)项目“小麦籽粒锌营养强化肥料运筹技术研究与示范”(2018GNC11101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主要农作物轮作制度关键技术”(CXGC2016B04);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叶面喷施铁锌微肥对小麦籽粒铁和锌浓度、化学形态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2016KF0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黄淮海粮油作物间套作资源高效利用研究”(2016YFD0300202)。
锌(Zn)是动植物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能预防肺炎等疾病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小麦作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为满足人体对锌的营养需求,提高小麦籽粒锌含量十分必要。为给优质富锌小麦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通过在田间条件下进行土壤...
关键词:小麦 微量元素 施肥 营养强化 提质增效 
混播对黄淮海8个主推小麦品种产量、农艺性状和籽粒锌浓度的影响被引量:3
《山东农业科学》2021年第4期34-40,共7页蒋曦龙 王澜 乔月彤 李晓靖 薛燕慧 张荣亭 夏海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20207);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GNC11101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XGC2016B04)。
选取黄淮海地区8个冬小麦主推品种(矮抗58、百农207、百农419、周麦27、开麦21、济麦22、济南17和鲁原502),连续两年在田间条件下研究单播和混播两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和籽粒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播条件下,开麦21单产最高...
关键词:冬小麦 单播 混播 产量 籽粒锌 
叶面喷锌对两种类型玉米产量、籽粒锌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0
《山东农业科学》2021年第3期72-78,共7页蒋曦龙 王澜 乔月彤 李晓靖 薛燕慧 陈利容 夏海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0407);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6YL023);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XGC2016B04)。
探讨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锌对两种类型玉米产量、锌含量及其他营养元素的影响,为不同类型玉米科学的叶面喷锌技术提供参考。采用大田小区试验法,以不同类型玉米品种郑单958(济南试验点)与京科糯2000(乐陵试验点)为材料,在玉米吐丝期及10天...
关键词:玉米 叶面喷锌 产量 农艺性状 营养元素含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