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JY091)

作品数:14被引量:611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钱忠好陈会广曲福田肖屹冀县卿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南京市国土资源局更多>>
相关期刊:《管理世界》《学术研究》《江海学刊》《农业技术经济》更多>>
相关主题:征地制度农户兼业化农地产权征地制度改革产权认知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土地股份合作制中农民土地财产的剩余权与退出权研究被引量:15
《中国土地科学》2011年第7期19-24,共6页陈会广 钱忠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家庭内部分工;专业化演进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70973056);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重大攻关项目(04JZD00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JY091);江苏省社科联研究课题(10-C-13);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科技项目(200701);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8SJD7900053);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SK08006)
研究目的:建立农民土地权利的财产与自由概念框架,可以为理解地权转股权的过程及其内含合作组织替代农户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创新提供新政治经济学逻辑基础。研究方法:制度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民的剩余权以及退出自由的大小,取决于他...
关键词:农民土地权利 剩余权 退出权 土地股份合作 制度创新 
农户兼业化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基于家庭内部分工的分析框架及政策含义被引量:17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4-20,共17页陈会广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重大攻关项目(04JZD0008)"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67303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JY091);江苏省社科规划基金课题(04ELB009);江苏省社科联研究课题(B-07-34);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科技计划项目(200701);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8SJD7900053);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SK08006)的资助
基于家庭内部分工的框架,将农户看作两个人的生产系统,讨论了家庭内部分工与专业化对农村土地流转、土地调整两个重要制度变量的影响,研究了农户兼业化对土地制度选择的意愿及其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政策意义。Probit模型的计量结...
关键词:农户兼业化 家庭内部分工 农村土地制度 制度变迁 
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与中国农业阶段性增长被引量:13
《江海学刊》2009年第1期106-111,共6页冀县卿 钱忠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征地制度改革与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项目号:07BJY09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阶段性增长的原因在于农地产权性质发生变迁。1978~1992年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更多地赋予了农民剩余索取权,农民并不拥有多少剩余控制权;1993年后,农民不仅获得了剩余索取权,而且获得了剩余控制权。与第一轮土地...
关键词:剩余索取权 剩余控制权 农业阶段性增长 
农民土地产权认知与征地制度改革研究——基于江苏、江西两省401户农民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8
《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第1期81-86,共6页肖屹 钱忠好 曲福田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4JZD00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征地制度改革与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07BJY091)成果之一
江苏、江西两省的农户抽样调查研究表明,绝大部分农民不愿意土地被征用,普遍反映现行征地补偿标准偏低、难以维持农民长久的生活,征地补偿费分配操作缺乏规范,农民缺乏参与权和知情权,征地矛盾日益突出。而产权认知差异是影响农民征地...
关键词:土地产权认知 征地意愿 征地制度改革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多样化创新--基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视角被引量:43
《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第1期87-92,共6页陈会广 陈利根 马秀鹏 刘沫含 
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4JDZ0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67303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JY091);江苏省社科规划基金课题(04ELB009);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科技计划项目(200701);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8SJD7900053);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SK08006)的资助
基于对各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地方制度特征研究发现:各地模式的最大不同正是在于市场替代政府或政府替代市场的程度,由此产生了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与市场并重型多样化的地方制度特征。目前地方制度安排对将来上升为...
关键词:集体建设用地 流转模式 政府 市场 公共政策 
被征地农民及其社会保障--文献评论与今后公共政策选择被引量:35
《中国土地科学》2009年第2期75-80,共6页陈会广 欧名豪 张潇琳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4JDZ0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67303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JY091);江苏省社科规划基金课题(04ELB009);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科技计划项目(200701);江苏省社科联研究课题(B-07-34);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8SJD7900053)
研究目的:通过文献评论为被征地农民及其社会保障提供公共政策选择的方向。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1978年中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改革以来,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使政府职能有机会从农村社会保障中退出,导致后来的立...
关键词:被征地农民 社会保障 土地权利 社会权利 公共政策选择 
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一个经济解释被引量:42
《管理世界》2009年第1期172-173,共2页冀县卿 钱忠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我国征地制度改革与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07BJY09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产权结构主要通过产权完整性和产权完全性两方面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改革开放后,尽管农村一直普遍采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形式,但在农户层面上农地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不断增强。农地产权结构的不断变迁支撑着中国农业的持续增长。
关键词:农地产权结构 农业增长 中国 经济发展 
我国失地农民可行能力缺失及其重构研究被引量:13
《学术研究》2008年第12期69-74,共6页钱忠好 徐美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我国征地制度改革与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07BJY09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重点运用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分析框架探讨我国失地农民可行能力缺失及重构问题。我国失地农民之所以陷入困境,其原因在于其可行能力的严重缺失。在现行农地非农化制度安排下,我国失地农民可行能力缺失的原因在于经济条件恶化、...
关键词:失地农民 可行能力 征地制度 
中国高房价与高地价关系之谜:一个经济学解释被引量:12
《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55-62,共8页钱忠好 邹文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我国征地制度改革与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07BJY09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运用四象限理论分析模型探讨中国高房价与高地价关系之谜。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房价与高地价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旺盛的住房需求促使房价上涨,并刺激土地需求的上升,土地需求上升进一步拉动地价的上涨,...
关键词:房价 地价 四象限理论分析模型 
非农就业是否必然导致农地流转——基于家庭内部分工的理论分析及其对中国农户兼业化的解释被引量:287
《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10期13-21,共9页钱忠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征地制度改革与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07BJY09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从农户家庭决策的角度分析,家庭决策的基础是尽可能地利用家庭内部成员的分工优势,使家庭收益最大化。当非农就业机会出现后,农户是否流转土地及其家庭经营特征取决于家庭拥有的初始土地资源、家庭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农业与非农业的综...
关键词:家庭内部分工 非农就业 农地流转 农户兼业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