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ks006)

作品数:7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建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行政学院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更多>>
相关期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哲学研究》《观察与思考》《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生态文明生态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历史规律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融入政治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之关键——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制度体系被引量:2
《观察与思考》2016年第5期74-79,共6页胡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影响"(11bks006)的阶段性成果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的实质要求是:作为中国政治责任主体的政府担负起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职责。这决定了"生态政治建设"的质底是政府实行"生态执政"。"生态执政"的内涵有三个层面:在观念层面,确立"生态型政府"的执政理念;...
关键词:生态执政 生态型政府 绿色 GDP 自然资源物权制度 环境保护制度 
建设生态文明与克服消费主义被引量:5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5-11,共7页胡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影响"(11bks006)的阶段性成果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建设"的根本旨趣在于保护人民的生态人权。政府据此而进行的"生态社会建设"之民生工程具有重大意义,但其质底上只是"治标"工作,因为政府行为只是"生态社会建设"的"外因"。社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他们是生态资...
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社会建设 消费主义 生活方式 
融入文化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之关键——促使工业文明价值认同系统向生态文明价值认同系统转型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137-142,148,共7页胡建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影响"(11bks006)的阶段性成果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是对"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的根本保证,因为依据某种视角的"社会文化价值认同系统决定论",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政治建设、生态社会建设的成果能否得到巩固,最终要由"工业文明价值认同系...
关键词:工业文明价值认同系统 生态文明价值认同系统 实践论关系 存在论关系 生态小康 
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反馈对立格局——新中国邓小平时期的生态文明理路探析被引量:1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1期91-96,共6页胡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影响>(11bks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新中国邓小平时期的生态文明理路主要表现为:随着工业文明迅猛发展与生态环境日趋退化的事实展露,中国人懂得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反馈对立质底。它具体表现为:在生产方式上,工业文明的经济系统对资源环境需求的无限性与生态文明所需...
关键词: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 反馈对立 资本逻辑 
从“发展主义”到“可持续发展观”——析江泽民时期的生态文明思想被引量:3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1期96-102,共7页胡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影响"(编号:11bks006)阶段性研究成果
江泽民时期的生态文明思想表现为由"发展主义"向"可持续发展观"的"范式转换"。"发展主义"是一种"以物为本"——以财富的无限增长为目的的发展模式,其结果只能因无限剥削大自然而引发生态危机。"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立足于人与自然关系...
关键词:发展 发展主义 可持续发展观 生态文明 江泽民 
论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以奥康纳的“重构历史唯物主义”为范本被引量:2
《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112-118,160,共8页胡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影响”(课题编号:11bks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生态社会主义乃马克思主义实现生态学转向的当代主流理论之一。它立足于与马克思不同的时代背景,思考和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生态问题。据此,它必然发展出传统马克思主义所不具有的创见。本文以生态社会主义的著...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 重构历史唯物主义 奥康纳 西方马克思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被引量:5
《哲学研究》2011年第10期38-42,共5页胡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影响"(编号11bks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编号10JDZT03YB)研究成果
随着“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时代的到来,西方资产阶级借助科技革命使社会领域获得了时代性的转型,这至少在表面上保证了资产阶级统治的相对稳定。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仍然将社会批判的锋芒局限于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关...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 历史规律 西方资产阶级 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者 资产阶级社会 社会主义理论 科技革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