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

作品数:88被引量:13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行政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生态文明生态社会主义价值观工业文明社会契约论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唯实》《上饶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融入政治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之关键——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制度体系被引量:2
《观察与思考》2016年第5期74-79,共6页胡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影响"(11bks006)的阶段性成果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的实质要求是:作为中国政治责任主体的政府担负起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职责。这决定了"生态政治建设"的质底是政府实行"生态执政"。"生态执政"的内涵有三个层面:在观念层面,确立"生态型政府"的执政理念;...
关键词:生态执政 生态型政府 绿色 GDP 自然资源物权制度 环境保护制度 
建设生态文明与克服消费主义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6年第2期187-187,共1页胡建 
自从生态问题成为人类发展不可忽视的当代难题以来,对生态文明的研究成了世界性的显学。生态文明是现代人类的新式文明追求。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建设”的根本旨趣在于保护人民的生态人权。政府据此而进行的“生态社会建设”...
关键词:建设生态文明 消费主义 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人类发展 政府行为 生态问题 民生工程 
建设生态文明与克服消费主义被引量:5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5-11,共7页胡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影响"(11bks006)的阶段性成果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建设"的根本旨趣在于保护人民的生态人权。政府据此而进行的"生态社会建设"之民生工程具有重大意义,但其质底上只是"治标"工作,因为政府行为只是"生态社会建设"的"外因"。社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他们是生态资...
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社会建设 消费主义 生活方式 
融入文化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之关键——促使工业文明价值认同系统向生态文明价值认同系统转型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137-142,148,共7页胡建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影响"(11bks006)的阶段性成果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是对"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的根本保证,因为依据某种视角的"社会文化价值认同系统决定论",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政治建设、生态社会建设的成果能否得到巩固,最终要由"工业文明价值认同系...
关键词:工业文明价值认同系统 生态文明价值认同系统 实践论关系 存在论关系 生态小康 
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反馈对立格局——新中国邓小平时期的生态文明理路探析被引量:1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1期91-96,共6页胡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影响>(11bks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新中国邓小平时期的生态文明理路主要表现为:随着工业文明迅猛发展与生态环境日趋退化的事实展露,中国人懂得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反馈对立质底。它具体表现为:在生产方式上,工业文明的经济系统对资源环境需求的无限性与生态文明所需...
关键词: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 反馈对立 资本逻辑 
从“发展主义”到“可持续发展观”——析江泽民时期的生态文明思想被引量:3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1期96-102,共7页胡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影响"(编号:11bks006)阶段性研究成果
江泽民时期的生态文明思想表现为由"发展主义"向"可持续发展观"的"范式转换"。"发展主义"是一种"以物为本"——以财富的无限增长为目的的发展模式,其结果只能因无限剥削大自然而引发生态危机。"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立足于人与自然关系...
关键词:发展 发展主义 可持续发展观 生态文明 江泽民 
“大地伦理”与“大地美德”的合题——罗尔斯顿的生态伦理学述评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39-45,共7页胡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影响"(11BKS006)
罗尔斯顿的生态伦理学从整体上看,是从自然价值本体论的角度展开理论路向的,因此从客观性的角度超越式地继承了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说。但罗尔斯顿强调,我们在肯定自然价值的同时,也应看到,这种存在有赖于人类的感知与评价。由于人...
关键词:大地伦理 大地美德 自然价值 三重论证 文化动物 
“生态中心主义”之合历史逻辑的形成过程——基于从怀特到达尔文的理路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6期77-83,共7页胡建 何云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影响"(课题号:11BKS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为当代世界生态文明的主流思想──"生态中心主义",其合历史逻辑的形成过程经历了由怀特的"田园主义"与林奈的"人类中心主义"在源头上的理论争雄,发展为梭罗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则因其不能脱离宗教束缚而难以成为"科学"的"生态中...
关键词:自然的经济体系 田园主义 浪漫主义 生物进化论 
“支配自然”的价值观之反思——析马克思的生态意识被引量:1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2期5-10,共6页胡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影响"(课题号:11BKS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支配自然"已成为现代西方社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流价值观,因为它能作为"生产无限增长,生活无限提高"的幸福理念之保障。然而,在马克思看来,"生产无限增长,生活无限提高"只是工业文明的文化价值认同系统,它并不代表人类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支配自然 双重功能 生态人类中心主义 
中国当下“消费主义”现象之反思——基于“生态社会主义”的视角
《绿叶》2013年第4期63-70,共8页胡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影响”(课题号:11BKS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为用马克思主义研究生态问题的主要流派,“生态社会主义”的“消费主义批判”理论对克服我国当下存在的因“异化消费”而产生的生态问题.具有重大的文化启示意义。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 消费主义 马克思主义研究 反思 中国 生态问题 文化启示 异化消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