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XFX015)

作品数:18被引量:12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吉喜孙明泽余为青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阜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广西社会科学》《环球法律评论》《比较法研究》《河北法学》更多>>
相关主题:刑事诉讼质权证人证明标准实证研究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审判程序实施问题实证研究被引量:5
《广西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124-128,共5页孙明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刑事诉讼特别程序实施问题研究"(12XFX015);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非羁押强制措施适用难题破解"(16SFB2029);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课题"值班律师制度的适用问题研究"(FXY20180048)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来专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判程序中,未成年人审判程序不公开审理作为一项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得到了彻底贯彻;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保障了未成年犯罪嫌疑...
关键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审判程序 实证研究 
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实证研究被引量:1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13-22,共10页李红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12XFX015)"刑事诉讼特别程序实施问题研究"的资助成果
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运行过程中存在适用对象与适用范围模糊以及封存的法律效力不明等问题。2012年《刑事诉讼法》增设的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仅规定了粗略的框架,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导致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运行混乱。地方司法机关虽然制定...
关键词:刑事诉讼 未成年人 犯罪记录封存 特殊保护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实施问题研究被引量:3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6-16,共11页李红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XFX015)"刑事诉讼特别程序实施问题研究"的最终成果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正式实施以来,在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提升了我国少年司法的整体水平。但是,该制度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附条件不起诉适用率普遍处于较低水平、附条件不起诉的选择适用以及监督考...
关键词:刑事诉讼 未成年人 附条件不起诉 监督考察 
通过保障对质询问权实现庭审实质化——欧美对质询问权判例的考察及启示被引量:2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140-150,共11页孙明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刑事诉讼特别程序实施问题研究"(12XFX015);西南政法大学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博士生项目资助"通讯数据截取程序研究"(2016XZXS-002);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2018年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博士生项目资助"通过保障对质询问权实现庭审实质化";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2017年学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通讯数据截取中的人权保护问题研究"(HRI2017B007)
坚持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是中国当前刑事司法改革的方向,庭审实质化是坚持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必要组成部分。《刑事诉讼法》对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是对被告人对质询问权保障的规定还需要进一步的...
关键词:对质询问权 庭审实质化 唯一、决定性规则 三步检验规则 证言性陈述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证明问题研究被引量:2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77-82,共6页孙明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XFX015);重庆市法学会研究课题(社科联委托课题)(2016FXZX09);西南政法大学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博士生项目(2016XZXS-002)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证据与证明问题是该程序在运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该程序的证明问题涉及证明对象、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等。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证明对象应当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或者逃匿且通缉后一年未能到案的事实、拟被...
关键词: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证明对象 证明标准 证明责任 
刑事涉案财物的信息化管理被引量:5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57-65,共9页孙明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刑事诉讼特别程序实施问题研究(12XFX015);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教育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大数据技术在智慧侦查中的应用研究(KJ1501507);重庆市法学会研究课题:刑事涉案财物制度研究(2016FXZX09)
随着刑事案件数量的不断增加,涉财类刑事案件也不断增多,刑事涉案财物的信息化管理显得非常紧迫。信息化管理能够提高诉讼效率,应对日益增加的案件数量,同时也是有效协调公检法三机关保管涉案财产的方式,增加了保管刑事涉案财产的透明...
关键词:刑事涉案财物 信息化管理 专门化管理 信息共享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实施问题研究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0期102-107,共6页余为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刑事诉讼特别程序实施问题研究"(12XFX015)阶段性成果
在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通过实务考察,发现证人出庭作证情况变化不大,司法机关不愿意证人出庭作证,出庭证人的口头证言并不一定被采纳,法官对证人出庭作证必要性的裁决说理不够。主要原因是新刑诉法没有否定关键证人书面证言的证据能力,...
关键词:证人出庭作证 证据能力 关键证人 非法证据排除 出庭意愿 
二元模式: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走向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89-94,共6页孙明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XFX015);重庆市法学会研究课题(社科联委托课题)(2016FXZX09);西南政法大学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博士生项目(2016XZXS-002);内蒙古科技大学2016年科研创新基金项目(2016QDW-S06)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性质是2012年我国修改刑事诉讼法前后热烈讨论的问题,对该问题的研究能够保障我国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良好运转。国外对该程序有多重立法模式:刑事诉讼模式、民事诉讼模式、保安处分模式以及单独立法模式。在我国,也...
关键词: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刑事诉讼 民事诉讼 保安处分 
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法治思维研究被引量:5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58-63,共6页孙明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XFX015);重庆市法学会研究课题(社科联委托课题)(2016FXZX09);西南政法大学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博士生项目(2016XZXS-002);内蒙古科技大学科研创新基金项目(2016QDW-S06)
刑事诉讼是法治社会重要的诉讼方式,也是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刑事诉讼中,应当坚持程序性法治思维。刑事诉讼程序性法治思维的养成不仅体现在刑事司法中,也体现在刑事诉讼立法和刑事执法中。刑事诉讼立法者培养程序性法治思...
关键词:法治思维 刑事诉讼 程序性法治思维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案件适用范围研究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52-58,共7页孙明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XFX015);重庆市法学会研究课题(社科联委托课题)(2016FXZX09);西南政法大学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博士生项目(2016XZXS-002);内蒙古科技大学2016年科研创新基金项目(2016QDW-S06)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四项特别程序之一,对该程序的案件适用范围的界定是研究该程序的前提,也是保障该程序良好运转的基础。目前,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应当仅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贿赂犯罪,包括贪污罪、受贿罪和行贿罪等,对...
关键词: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适用范围 重大犯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