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040035)

作品数:4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石杰董仰宁更多>>
相关机构:渤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张爱玲小说小说呈示《心经》古希腊神话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在哲理与艺术的融合中呈示人生——论张爱玲小说《年青的时候》被引量: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97-100,共4页石杰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40035)
张爱玲的小说《年青的时候》是现代文学史上一篇被忽略了的短篇佳作,其独具的特点显示出鲜明的不可替代性。小说通过一段年青人的情感经历,揭示了人的二重性,展示了人生固有的、普遍的、深层的"底子",以深刻的哲学内涵表现出对特定时代...
关键词:小说 本质 哲理 对比 象征 
大师之间的差异——傅雷与张爱玲的冲突及其原因之我见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36-38,共3页石杰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40035)
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对张爱玲1943年到1944年5月的小说进行了批评。除《金锁记》之外,他认为张爱玲小说有肤浅、华彩胜过骨干、题材狭窄等毛病;张爱玲则以《自己的文章》予以反驳,阐述了她独具个性的文学思想和美学思想。二者之间的...
关键词:张爱玲 傅雷 小说 题材 文学思想 美学思想 人生观 性格 中国 文学研究 
神话性文本的精神内核——论张爱玲小说《心经》兼及古希腊神话《俄狄浦斯》被引量: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107-109,共3页石杰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40035)
《心经》是张爱玲笔下一篇独特而深刻的作品。小说不是在表述道德伦理层面的冲突与批判,而是从哲学范畴揭示了悲剧的本质性内核。许氏父女的相恋是一场乱伦性质的悲剧,悲剧的根源不仅在人性,更在神谕。这双重因素,使得悲剧具有了绝对性...
关键词:《心经》 悲剧 神话 人性 神谕 
冷漠与错乱——论张爱玲“成长小说”的情感世界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25-28,共4页石杰 董仰宁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40035)。
《茉莉香片》、《心经》等作品反映了人的成长历程,冷漠、不幸、荒诞、错乱是其主色调。成长者的心理或无 奈,或变态,或轻狂,或自毁。这些,源自作家对人生、人性的悲观和失望。导致作家悲观和失望的是她的坎坷的人生经 历,特别是她早年...
关键词:小说 成长 体验 情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