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ZD088)

作品数:20被引量:5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林继富李晓城陈国玲梁珊珊王淑琴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研究》《青藏高原论坛》《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历史记忆记忆民间文学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族群记忆与现实表述——以西双版纳基诺族族源叙事为例被引量:1
《民族文学研究》2017年第2期142-147,共6页谢红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文学与民族历史记忆研究"(项目编号:12AZD088)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以西双版纳基诺族的族源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地方性知识、口头传统、官方书写及身体实践等维度分析古歌传承过程中《创世纪》神话的流传与变异、孔明传说的建构过程,以及大鼓舞的仪式展演阐述基诺族族源叙事多种声音表达背后的不同表...
关键词:基诺族 地方性知识 族群记忆 现实表述 
清江流域土家族谭姓始祖记忆研究被引量:1
《华中学术》2016年第2期133-143,共11页林继富 
国家哲学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ZD088】“中国民间文学与民族历史记忆研究”阶段性成果
谭姓是土家族的大姓,是土家族始祖姓氏。土家族谭姓的起源以及谭姓始祖生活成为土家族早期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记忆。围绕谭姓始祖记忆,通过口头文学、族谱和墓碑三种方式传承,其目的就是纪念、认同和团结,由此形成清江流域土家族族源以及...
关键词:土家族 谭姓始祖 记忆 
藏族民间口头叙事传统研究——以西藏为视角被引量:4
《青海民族研究》2015年第4期151-157,共7页林继富 
中央民族大学学术创新团队<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传承创新研究团队>;项目号:2015MDTD05A;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民间文学与民族历史记忆研究>;批准号:12AZD088
民间口头叙事传统是藏族民众生活的重要部分,在历史上,既是民众传授知识,表达情感的载体,也是上层统治治理社会的有效方式。藏族民间口头叙事传统作为民间故事资源和文化财富在20世纪五十年代之后被记录和保存下来。藏族民间口头叙事传...
关键词:藏族 民间口头叙事传统 民间故事类型 讲述人 
河南桐柏抗战歌谣研究——基于历史记忆的视角被引量:1
《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5期55-61,共7页林继富 
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文学与民族历史记忆研究"(项目编号:12AZD088)阶段性成果之一
桐柏抗战歌谣记录着桐柏人民抗战时期的生活,是桐柏革命历史的重要内容。抗战歌谣是桐柏人歌唱传统传承、发展的产物,歌谣描述的抗战人物、历史侧重情感的抒发,其散发出的正能量激励着桐柏人创造更为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桐柏 抗战歌谣 历史记忆 
汉族、藏族“小鸡崽报仇”型故事比较研究被引量:2
《青藏高原论坛》2015年第3期114-119,共6页林继富 梁珊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文学与民族历史记忆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AZD088;中央民族大学学术创新团队"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传承创新团队;"项目号:2015MDTD05A
从类型学上讲,汉藏民间故事拥有许多的相同类型的故事,其中"小鸡崽报仇"故事就是典型。汉藏"小鸡崽报仇"故事是中国同类型故事中的重要部分,但是汉藏"小鸡崽报仇"故事又具有文化共同体下的相似性,地域传统和历史传统作用下的差异性。
关键词:汉族 藏族 “小鸡崽报仇”故事类型 相同性 差异性 
记忆场域的重建:从“白虎垄”到“廪君陵”被引量:1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5年第2期87-97,共11页林继富 
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文学与民族历史记忆研究”(项目编号:12AZD088)阶段性成果
从"白虎垄"到"廪君陵"是建立在土家人"想象共同体"基础之上,以此捍卫始祖信仰传统,延续始祖信仰传统记忆的建构,体现了"廪君陵"重建中与旅游经济的对接,阻止土家族始祖信仰文化的快速衰落或丢失。
关键词:记忆场域 白虎垄 廪君陵 
民间口头叙事传统的变迁与保护——基于湖北省都镇湾故事讲述传统的调查被引量:4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68-74,共7页林继富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传承创新研究团队"(2015MDTD05A);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文学与民族历史记忆研究"(12AZD088)
湖北省都镇湾是至今仍保留民间口头叙事传统的区域,该区域在当下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口头叙事在讲述传统、讲述功能和听众等方面的变化。基于此,当地提出了"熟人社会"的故事讲述保护策略,为民间口头叙事传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
关键词:民间文学 口头叙事传统 文化传承 都镇湾 
《苗族古歌·沿河西迁》中的祖先生活记忆探究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S1期115-119,共5页张旺 
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文学与民族历史记忆研究"(项目编号:12AZD088)研究成果
在文本叙述结构上,《苗族古歌·沿河西迁》从西迁之前、西迁途中和完成西迁三个方面记录了苗族祖先迁徙前后的内容。本文力图通过探讨"沿河西迁"古歌如何记忆祖先的生活,深描"沿河西迁"古歌所记忆的祭祀祖先的仪式,并从苗族民众对祖先...
关键词:苗族古歌 祖先 生活记忆 
从民间工艺的特征探讨苗族银饰的传承与保护被引量:10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5年第2期135-139,共5页陈国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文学与民族历史记忆研究"(12AZD08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民族节日象征符号与文化品牌建设"(12BSH043)阶段性成果
苗族银饰是苗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其工艺具有典型的民间工艺的特征。从民间工艺的角度讨论了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工艺文化,进而探讨了对其传承和保护的方法。保护苗族银饰生存的文化空间和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是苗族银饰文化的可持续发...
关键词:民间工艺 苗族银饰 传承与保护 
文化符号与民族记忆——基于对青海省尖扎县藏族“神箭”文化的调查被引量:1
《青藏高原论坛》2015年第1期94-100,共7页王淑琴 
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文学与民族历史记忆研究"(项目编号:12AZD088)阶段性成果
青海省尖扎县"神箭"符号体系中核心部分是弓箭,作为文化符号,"神箭"经历了从狩猎工具、战争武器到游戏工具的变迁,体现了尖扎民众对神箭符号深层内涵的理解和运用。
关键词:神箭 文化符号 民族记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