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0YBA148)

作品数:7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尹志慧赵春彦尹智慧吴美群曹霞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长沙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唐山师范学院学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烧马棚》爱米丽多元主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超越的呼唤:福克纳短篇小说创作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86-88,共3页尹志慧 
湖南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2010YBA148)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堪称为"约克纳帕塌法"世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南方社会的复杂情感使得福克纳文学创作表现出复杂性特点,通过对其重要短篇小说《山上的胜利》、《烧马棚》、《莱巴嫩的玫瑰花》以及《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 短篇小说 《山上的胜利》 《烧马棚》 《莱巴嫩的玫瑰花》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迷惘的一代”的荒原意识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8期104-106,共3页曹霞 尹智慧 
湖南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栖息在福克纳玫瑰花园中的女性--其短篇小说创作的存在主义倾向"(2010YBA148)
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的不仅是西方的物质文明社会,还有西方的传统价值观。迷惘是20世纪20年代人们的精神荒原的写照。以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的作家如实刻画了荒原,探求走出荒原之路。
关键词:迷惘的一代 荒原 海明威 菲茨杰拉德 
存在主义视阈下福克纳短篇小说虚无主题探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84-87,共4页尹志慧 
2010年湖南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2010YBA148)
美国著名小说家福克纳的短篇小说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了创作的高潮,并成为其"约克纳帕塌法"世系重要组成部分。对生长于斯的南方社会的既爱又恨使得福克纳创作表现出复杂性特点,通过对其代表性短篇小说《烧马棚》、《干旱的九月》以...
关键词:福克纳 虚无主题 《烧马棚》 《干旱的九月》 《沃许》 
栖居在福克纳玫瑰花园中的女性——兼论福克纳人物塑造的存在主义倾向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43-45,共3页尹志慧 刘海林 
湖南省社科基金立项资助项目:栖居在福克纳玫瑰花园中的女性--其短篇小说创作的存在主义倾向(2010YBA148)的阶段性成果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和《莱巴嫩的玫瑰花》是福克纳创作巅峰时期的两个短篇。它们不约而同地诉说着一个试图超越自我、以摆脱自在地位对自为冲动的束缚,从而努力实现意识选择的绝对自由,但受到外部世界的制约而陷入自欺,最终处...
关键词:福克纳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莱巴嫩的玫瑰花》 超越 自欺 自由 
福克纳与略萨创作主题对比研究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33-34,共2页尹志慧 
2010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2010YBA148)
略萨文学创作受到福克纳的深刻影响,他们创作的北美与拉美的神话世界相似之处颇多。从反旧制盼新生、缔造众生神话与走出"约克纳帕塌法"三方面窥视福克纳与略萨的创作主题。
关键词:略萨 福克纳 创作主题 
陌生化视野下的《乌鸦》解读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137-138,146,共3页吴美群 
湖南省社科基金立项资助项目"栖居在福克纳玫瑰花园中的女性"其短篇小说创作的存在主义倾向(2010YBA148)的阶段性成果
《乌鸦》是美国浪漫主义诗人艾伦·坡的经典爱情诗歌之一。凭借其优美的韵律、广泛的修辞、独特的意象、忧郁的基调而被广为传诵。"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被广泛用于文学作品的形式主义研究。《乌鸦》也正契合了陌...
关键词:《乌鸦》 爱伦·坡 陌生化 什克洛夫斯基 
认知诗学视野下《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多元主题意义构建被引量:3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87-89,共3页赵春彦 尹志慧 
2010年湖南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2010YBA148)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无论什么时候阅读,都会感受到作品的不同魅力。在此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出发,以图形—背景理论为支撑来说明该篇小说的多元主题意义构建的深层机制,即围绕小说中的两个意象爱米丽...
关键词:认知诗学 爱米丽 玫瑰花 图形 背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