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ZD010)

作品数:37被引量:16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松高文强陈守湖冯黎明刘楚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江汉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电影评介》更多>>
相关主题:审美文化产品粉丝审美文化偶像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反思费斯克:如何理解大众文化的抵抗诗学被引量:1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148-156,共9页李桂全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现代性视域下中国艺术自律实践研究”(2021SJA138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审美文化产品的评价理论研究”(12AZD010)的阶段性成果。
抵抗诗学是费斯克对大众文化理论价值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费斯克认为,大众在大众文化文本的消费过程中通过与日常生活相关点的结合,创造出新的意义和快感,新产生的意义与快感使大众在微观层面和符号层面能够形成对宰制性力量的疏离、...
关键词:约翰·费斯克 《理解大众文化》 《解读大众文化》 抵抗诗学 价值论设 
艺术自律与先锋艺术被引量:3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26-38,172,共14页冯黎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审美文化产品的评价理论研究”(12AZD010)。
先锋艺术是审美现代性的典范形态,而审美现代性则源自于启蒙构建的艺术自律论,因此先锋艺术承续了艺术自律论的文化逻辑。关于先锋艺术的“先锋性”问题,从罗杰·弗莱到彼得·比格尔的西方学界提出过许多理论阐释。“先锋性”主要表现...
关键词:先锋艺术 先锋性 艺术自律 美学人 
周作人与夏志清的“人的文学”思想之比较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199-206,共8页刘楚 高文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审美文化产品的评价理论研究”(12AZD010)。
1918年,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一文;1976年,夏志清撰写《人的文学》一文。将二人的“人的文学”思想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在文学思想层面询唤人道主义是他们最大的共同点。但是,他们的观点因受内外因素影响又呈现了很大的差异性:周作人侧...
关键词:周作人 夏志清 “人的文学” 
现代何以成性?(下篇)——关于纯粹现代性的研究报告被引量:14
《江汉论坛》2020年第3期69-76,共8页武汉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纯粹现代性”课题组 冯黎明 李松 刘春阳 李桂全 刘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审美文化产品的评价理论研究”(12AZD010)。
现代性是启蒙思想家们设计的人类社会改造工程,从总体上可以理解为一场"人类社会实践场域的结构性转型"的历史事件。如果说从柏拉图到笛卡尔是现代性的"史前史",那么笛卡尔的"分解式理性"则开启了现代性之门。纯粹现代性的历史由四段结...
关键词:现代性 社会实践场域 分解式理性 反思理性 交往理性 现代性之隐忧 
现代何以成性?(上篇)——关于纯粹现代性的研究报告被引量:10
《江汉论坛》2020年第2期79-88,共10页武汉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纯粹现代性”课题组 冯黎明 李松 刘春阳 李桂全 刘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审美文化产品的评价理论研究”(12AZD010)。
现代性是启蒙思想家们设计的人类社会改造工程,从总体上可以理解为一场“人类社会实践场域的结构性转型”的历史事件。如果说从柏拉图到笛卡尔是现代性的“史前史”,那么笛卡尔的“分解式理性”则开启了现代性之门。纯粹现代性的历史由...
关键词:现代性 社会实践场域 分解式理性 反思理性 交往理性 现代性之隐忧 
论大众传媒语境中审美文化产品的价值确认
《文化发展论丛》2019年第1期182-195,共14页王婧 高文强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审美文化产品的评价理论研究”(12AZD010)
在大众传媒语境中,审美文化的转型导致审美文化产品的价值确认受到审美文化的视觉转向、娱乐化倾向、媒介融合以及话语权转移等因素的影响。另外,随着网络传播方式的普及,网络文化的建构,文化产品审美价值的相对性具有了新的内涵。文化...
关键词:大众传媒 审美文化 网络文化 
《天山脚下》镜像中的叙事与美学之魅被引量:3
《当代电视》2019年第8期65-69,共5页刘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审美文化产品的评价理论研究”(12AZD010)阶段性成果
在镜像流动所蕴含的叙事和美学魅力中,《天山脚下》为观众较为全面地呈现出新疆的自然地貌、风土人情和发展态势。
关键词:《天山脚下》 叙事 美学 
论传播主体与审美文化产品的价值定位被引量:2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46-52,共7页王婧 高文强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审美文化产品的评价理论研究"(12AZD010)
传播主体与审美文化产品的价值密切相关。观察许多文学、电影、音乐评奖以及审美文化产品传播的市场反应等现象后可以发现,传播主体的三个方面对审美文化产品的价值定位影响巨大:其一是传播主体的社会身份,即体制性的文化身份,市场化的...
关键词:审美文化产品 价值定位 传播主体 
艺术品价值评估:一种可能的议程设置被引量:4
《江汉论坛》2019年第4期65-73,共9页冯黎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审美文化产品的评价理论研究"(12AZD010)
审美文化产品的意义诠释和价值评价是现代艺术理论的一大难题,这一难题的解答需要一种"议程设置"作为前提。理解评价艺术品的意义和价值的活动,其议程设置的基本程序包括这样的一些内涵:第一是认定艺术品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即理解和...
关键词:审美文化产品 艺术品价值评估 艺术品的传播 社会实践 
中国“粉丝经济”的资本逻辑及其良性循环被引量:34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87-96,共10页李松 
作者主持研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评价机制研究"(12AZD010)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中国传统经济模式的转型与网络媒介的泛化,"粉丝经济"应运而生。"粉丝"作为"粉丝经济"的主体,不仅是消费者,而且是生产者,这一群体在新的消费文化形态下体现出现实的、潜在的经济影响以及创造文化符号的独特价值。在"粉丝"、偶像、...
关键词:“粉丝” “粉丝经济” 资本 偶像 投资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