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

作品数:10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美学意蕴禅宗审美文化审美星云大师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新闻与传播评论》《华中学术》《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文艺评论》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传播主体与审美文化产品的价值定位被引量:2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46-52,共7页王婧 高文强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审美文化产品的评价理论研究"(12AZD010)
传播主体与审美文化产品的价值密切相关。观察许多文学、电影、音乐评奖以及审美文化产品传播的市场反应等现象后可以发现,传播主体的三个方面对审美文化产品的价值定位影响巨大:其一是传播主体的社会身份,即体制性的文化身份,市场化的...
关键词:审美文化产品 价值定位 传播主体 
从“见山是山”到“见山只是山”——论古代文人自然观念的三重境界
《华中学术》2018年第4期42-49,共8页王婧 高文强 
我国古代文人在文艺创作和批评中,对历史上所形成的自然之思想不断接纳和创新,其自然观念最终呈现了从'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到'见山只是山'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以钟嵘的自然观念为代表,他对自然思想的接受是一种较为直接的态度,...
关键词:自然观 钟嵘 皎然 苏轼 
“琴心剑胆”:论《溪山琴况》审美范畴对古典兵学思想的接受被引量:1
《中国美学研究》2018年第2期188-196,共9页王婧 
明末清初,由著名琴家徐上瀛所著的《溪山琴况》集古琴美学思想之大成,系统而详尽地论述了古琴艺术的美学原则。武举出身的徐上瀛深谙古典兵学,其审美观念对古典兵学思想有所接受。该著蕴含'道''轻重''虚实''奇正''动静'等与古典兵学思...
关键词:《溪山琴况》 审美范畴 古典兵学 
审美文化产品价值定位的受众因素被引量:2
《新闻与传播评论》2018年第6期51-58,共8页高文强 王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ZD010)
在商品时代,审美文化产品在传播过程中所体现的价值大小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受众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受众社会身份的不同所产生的注意点和身份认同感的差异会影响受众对审美文化产品的价值评价。受众的解码行为以及产生的意义效果...
关键词:审美文化 大众传播 受众 
诗言智:星云大师的核心诗学观
《贵州文史丛刊》2018年第1期104-109,共6页高文强 王婧 
从星云大师论诗、用诗与作诗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其"诗言智"的核心诗学观:星云大师认为禅诗偈语是禅师们对宇宙人生之真理的探索与体悟,是智慧人格的流露,能够指导人们更好地处世和生活,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星云大师引用诗偈来表达自己对...
关键词:诗言智 诗学观 星云大师 
禅宗“镜喻”的美学意蕴探赜被引量:1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95-100,共6页王婧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宗教文学史"(15ZDB069)
禅宗文化中的"镜喻"现象十分突出,其美学意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禅宗倡导主体拥有清净、空寂的审美心胸;其二是追寻超越有限而直达无限的审美境界;其三是颂扬圆融无碍的人格理想。这种圆融无碍的人格美体现在擅于突破传统观念与...
关键词:“镜喻” 禅宗 审美 
传统“遗忘”理论对当代文艺创新的启示
《中国文艺评论》2017年第10期57-64,共8页高文强 王婧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审美文化产品的评价理论研究)(项目批准号:12AZD010)阶段性成果
创新是展现文艺时代精神的重要路径,但当前文艺领域所呈现出的面貌却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因此,探索文艺的创新路径是十分必要的。在文艺创作过程中,"遗忘"现象的存在及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我们非常有益的启示。"遗忘"机制的历史渊源与美...
关键词:“遗忘” 文艺创新 时代精神 
净心弘法皆相宜:略谈星云大师的艺术论
《贵州文史丛刊》2017年第3期89-93,共5页王婧 
星云大师对艺术的看法,集中在对建筑之形、书画之神与音乐之功的论述中。在星云大师看来,佛教建筑在外形上应具有简单、庄严、自然之特点;书画艺术之美在于能生动地传达生命与真情、慈悲喜舍的精神;佛教音乐应具有令身心安住、弘扬佛法...
关键词:星云大师 艺术 人间佛教 
政治影响下的儒道分化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51-53,共3页王婧 
政治作为中国社会的文化主导因素对整个历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采用标志着政治力量对社会文化的强制性推行,这可看作政治对文化的影响之一;魏晋南北朝政治的纷争与弱化使道家文化占据了社...
关键词:儒术 道家 政治 文学 
二十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主体性的演变被引量:4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83-86,共4页王婧 
二十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主体性在五四时期、三十年代、八十年代分别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 对此可用"个人性"、"政治性"、"文化性"来标示。而促使其发生转变的客观原因,则在当时的社会及人文背景。
关键词:浪漫主义 主体性 个人性 政治性 文化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