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6JZD0016)

作品数:31被引量:54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锡良吴婷婷洪正董青马王丽娅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财经大学湖南大学四川理工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管理世界》《财经科学》《财经理论与实践》《改革》更多>>
相关主题:实证研究金融危机中国金融货币政策流动性过剩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的实证研究被引量:6
《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第1期24-34,共11页吴婷婷 
长江学者刘锡良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金融国际化中的风险防范与金融安全研究"(06JZD0016)的研究成果之一;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金融学建设项目(J512-01);上海对外贸易学院2011-2012年度"085工程"学科科研项目"次贷危机视角下的中资银行国际化与经营绩效之关系研究"的资助
本文从金融国际化表现维度出发,构建了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良后的法规描述指标法对指标予以赋值,并对指标得分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合成了中国金融国际化指数,以此对中国1979-2010年间金融国际化程度的数量、结...
关键词:中国金融国际化指数 主成分分析 实证研究 
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国际化发展趋向展望——基于金融安全的视角被引量:14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第9期54-58,共5页吴婷婷 
长江学者刘锡良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金融国际化中的风险防范与金融安全研究"(06JZD0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转型;法律缺失与非正式制度约束:本土化语境中法与金融理论的拓展研究"(09XJL005)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逐步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在此背景下,金融国际化备受质疑。面对危机,应该客观地看待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之间的关系。在后危机时代,为夯实国家金融安全基础,防范金融危机,中国不仅不应放慢金融国际化的步伐...
关键词:金融危机 金融安全 国际金融 金融监管 
中国高储蓄率是超额货币供给的原因吗?——基于1992~2007年国家资金流量表的分析被引量:16
《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第3期127-131,共5页董青马 胡正 
刘锡良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应急课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研究--基于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金融影响的实证分析及应对策略"(2009JYJR006)的阶段性成果;刘锡良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金融国际化中的风险防范与金融安全研究"(06JZD001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本文在索洛模型基本假定下,推导了储蓄率与产出及货币供给三者之间动态关系,并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2~2007年资金流量表为基础,分别检验了中国国民储蓄率、居民储蓄率、政府储蓄率与超额货币供给的Granger影响。结果表明:在样本...
关键词:储蓄率 超额货币 M2/GDP 
中央银行金融危机救助的成本-收益分析被引量:3
《生态经济》2011年第5期89-94,共6页齐稚平 姜成人 
教育部应急课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研究--基于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金融影响的实证分析及应对策略"(2009JYJR006);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金融国际化中的风险防范与金融安全研究"(06JZD0016)阶段性成果
维护金融稳定是中央银行的一项基本职能,这决定了中央银行在金融危机救助中的主体地位。但中央银行的金融危机救助能力不是无限的,因为无论哪种救助措施都不是无成本的。文章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方法,考察了中央银行对金融危机救助的成本...
关键词:金融危机救助 中央银行 成本-收益分析 
金融危机救助的十大问题初探被引量:6
《金融发展研究》2011年第4期3-9,共7页刘锡良 周轶海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金融国际化中的风险防范与金融安全研究"(项目批准号:06JZD0016)和教育部"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研究"应急课题资助(批准号:2009JYJR006)
金融危机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不可避免的产物。各国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其基本原因都是:经济金融体系内的各种矛盾无法自行解决或妥协。既然危机难以避免,那么如何进行危机管理和救助必然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深入分析...
关键词:金融危机救助 政策协调 退出机制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可行吗?——基于监督效率视角的分析被引量:221
《经济研究》2011年第2期44-58,共15页洪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金融高管薪酬设计与金融风险防范"(10CJY072);2006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金融国际化中的风险防范与金融安全研究"(06JZD0016);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项目资助
本文基于监督机制建立了借款人融资条件决定的道德风险模型,比较分析了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督效率及其对农村融资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现有商业银行缺乏明显的监督比较优势,由其组建的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将难以长期持续经营;小额...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监督效率 融资条件 改革逻辑 
危机管理中美联储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5
《财经科学》2010年第12期1-9,共9页刘锡良 周轶海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公关项目"中国金融国际化中的风险防范与金融安全研究"(项目批准号:06JZD0016);教育部"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研究"应急课题资助(批准号:2009JYJR006)
为缓解本次危机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冲击,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各主要央行推出大量以"信贷宽松"或"数量宽松"为特点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对危机中受损的常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进行弥补,加强了各国央行的合作力度,有效缓解了危机带来的负面...
关键词:金融危机 货币政策 信贷宽松 信用宽松 
外部因素对银行危机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1
《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第5期117-122,共6页刘锡良 胡正 
教育部应急课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研究--基于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金融影响的实证分析及应对策略”(项目批准号:2009JYJR006)阶段性成果以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6JZD0016)“中国金融国际化中的风险防范与金融安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在引发银行危机的诸多因素中,除了银行自身财务状况、内控机制等内部因素外,宏观经济形势、资产价格波动、公共政策等外部因素对银行危机有重要影响。从银行业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信贷膨胀及资产价格、政府公共政策等三个方面对银行危...
关键词:银行危机 外部因素 公共政策 
中国金融国际化进程:回顾与展望——基于金融国际化表现维度的研究视角被引量:10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90-96,共7页吴婷婷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金融国际化中的风险防范与金融安全研究"(06JZD00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转型;法律缺失与非正式制度约束:本土化语境中法与金融理论的拓展研究"(09XJL005)的资助
在金融国际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中国必须顺应潮流,积极融入国际市场化经济体系。虽然自中国入世以来,金融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但在金融国际化不同的表现维度下,国际化程度却呈现出非对称的格局:金融监管国际化程度较低,与金融机构...
关键词:中国 金融国际化 进程 回顾 展望 
部门(国家)资产负债表与货币危机:文献综述被引量:12
《经济学家》2010年第9期96-102,共7页刘锡良 刘晓辉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金融国际化中的风险防范与金融安全研究"(项目批准号:06JZD0016);教育部"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研究"应急课题(批准号:2009JYJR006);四川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SC09C032)的资助
本文回顾了资产负债表方法视角下货币危机研究的新进展,这种新方法为研究货币危机和金融稳定性并为一国的金融监管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本文在已有文献基础上,扼要分析了部门(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构成、内涵,阐述了国家资本结构陷...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方法 部门(国家)资产负债表 国家资本结构 货币危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