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820108)

作品数:10被引量:3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吉喜许瑶孙明泽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法商研究》《南京大学法律评论》《河南警察学院学报》《刑事法评论》更多>>
相关主题:量刑程序量刑量刑事实证明标准犯罪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社区影响陈述制度被引量:1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5年第2期290-306,共17页张吉喜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量刑程序中的证据和证明问题研究”(11YJA820108)的阶段性成果
犯罪行为不仅对直接被害人和附加被害人造成危害,还可能对间接被害人即社区造成危害。正因为如此,相关司法区确立了社区影响陈述制度。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量刑请愿书不属于社区影响陈述。为了准确地认定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我国应当构...
关键词:量刑 社区影响陈述 量刑请愿书 被害人 社会危害性 
量刑事实的证明与认定——以人民法院刑事裁判文书为样本被引量:5
《证据科学》2015年第3期283-295,共13页张吉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量刑程序中的证据和证明问题研究"(编号:11YJA820108)的阶段性成果
以人民法院的200份生效刑事裁判文书为样本,分析量刑事实的证明与认定。在样本中,对量刑证据的证据能力的要求较为宽松。证据证明、推定和司法认知在量刑事实的证明中都得到了运用。量刑事实与定罪事实适用了相同的证明标准,即"证据确...
关键词:量刑 证据 证明 认定 裁判文书 
论被害人影响陈述制度被引量:6
《法商研究》2015年第3期82-93,共12页张吉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820108);西南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资助项目(XZQNCXTD2013-01)
作为英美法系主要国家普遍确立的一项程序制度,被害人影响陈述制度立基于对被害人的尊重和定罪与量刑程序相分离的诉讼模式。这一制度的规范运行不仅有助于准确量刑,而且能够满足被害人的诉讼需求和帮助被告人认识到自己行为所产生的危...
关键词:被害人影响陈述 量刑程序 量刑意见 
论刑事诉讼中的社会调查报告被引量:4
《刑事法评论》2015年第1期559-597,共39页张吉喜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量刑程序中的证据和证明问题研究”(11YJA820108)的阶段性成果
刑事诉讼中的社会调查是指在量刑前对被告人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一贯表现等进行专门调查的诉讼活动。当前,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社会调查包括两类:第一类是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的社会调查。第二类是拟适用社区矫正案件中的社会调查。对于...
关键词:社会调查报告 社区矫正工作 控辩双方 非监禁刑 办案机关 刑事审判 司法行政机关 刑事案件 审查起诉阶段 未成年被告人 
统计学方法在评估“逮捕必要性”中的运用被引量:9
《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221-230,共10页张吉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度一般项目“量刑程序中的证据和证明问题研究”(项目号11YJA820108);西南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以C市Y区人民法院作出裁判的3825件刑事案件为样本,分别运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后是否实施新的犯罪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单变量分析的结果显示,学历、职业、涉嫌犯罪的类型、可能...
关键词:逮捕 取保候审 再犯罪 评估 统计学 方法 
论量刑程序中的证明责任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51-54,73,共5页孙明泽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量刑程序中的证据与证明问题研究"(11YJA820108)的阶段性成果
量刑程序的证明责任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国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建立以后,这个问题也更加突出。量刑程序证明责任应当是行为责任与结果责任的统一,承担证明责任的一方不仅有提出证据的责任,在提出的证据不能证明...
关键词:量刑程序 证明责任 责任分配 程序正义 
品格证据在量刑程序中的运用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109-112,共4页许瑶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量刑程序中的证据与证明问题研究"(11YJA820108)的阶段性成果
品格证据作为证明被告人性格特征、名声或者声誉、行为倾向和以前实施的行为的证据,对于评价被告人人身危险性、社会危害性、再犯的可能性等事项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对被告人进行量刑时,应该充分地考虑品格证据,以实现准确公正的量刑。
关键词:量刑程序 品格证据 公正的量刑 
量刑程序中的证据问题探析
《辽宁警专学报》2014年第2期13-17,共5页许瑶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量刑程序中的证据与证明问题研究"(11YJA820108)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在量刑规范化的改革中确立了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改变了过去量刑程序与定罪程序合一的状态,使量刑程序与定罪程序出现了相对分离,同时,由于量刑程序与定罪程序相比又有自己的特点,适用于定罪程序的证据规则不一定适用量刑程序。因此...
关键词:量刑程序 证据能力 证据收集 证明标准 
论量刑事实的证明标准被引量:10
《证据科学》2013年第5期545-553,共9页张吉喜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量刑程序中的证据和证明问题研究"(11YJA820108)的阶段性成果
《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和《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对量刑事实的证明标准的规定与学术观点之间存在一定分歧。为了防止立法技术上的因素使被告人陷于不利...
关键词:量刑事实 罪重事实 罪轻事实 证明标准 量刑程序 
论量刑证据的可采性
《学习论坛》2013年第9期69-74,共6页张吉喜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量刑程序中的证据和证明问题研究"(11YJA820108)的阶段性成果
在定罪程序中,必须严格遵守的许多证据规则,在量刑程序中可以被突破。在美国,《美国联邦量刑指南》和相关判例明确认可了非法证据、品格证据和传闻证据在量刑程序中的可采性;我国澳门地区制定的《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意见证据在量刑...
关键词:量刑 定罪 证据 可采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