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6JJD710010)

作品数:8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徐长福赵映香吕春颖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弗林德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东南学术》《河北学刊》《江海学刊》《天津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亚里士多德《大同书》学科划分改革开放三十年分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内在冲突被引量:1
《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43-46,共4页赵映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西方自由思想传统"(项目号:06JJD710010)的阶段性成果
亚里士多德把属的定义作为个别的定义后,开显了哲学史上的千古难题,即个别与普遍的鸿沟,其具体表现是:本体只能是个别,能认识的只能是普遍。在西方思想史上,有两位把个别与普遍的鸿沟朝相反方向扩大到极致的哲学家:一位是立足普遍的黑格...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本体论 认识论 个别 普遍 
实践主词、实践主体和自由本体——从“我”说起被引量:8
《现代哲学》2010年第4期24-32,共9页徐长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为06JJD710010)阶段性成果
"异质性哲学"是我近年来阐发的一套哲学理论,其中包含一种自足的分析方法——异质性分析法。该方法最突出的操作特点是"循名责实",即根据符号所对应的直观情况去考察意识的内容与品质。用这种方法来分析实践,意味着分析的着眼点不是实...
关键词:“我”  实践主词 实践主体 自由本体 
论一阶指被引量:1
《江海学刊》2010年第1期5-12,共8页徐长福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编号:NCET-06-073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西方自由思想传统”(项目号:06JJD710010)的阶段性成果
一阶符号指谓中一阶指可分为亲指和非亲指两大类。亲指是指在自然直观的当下个别词对直观视域内的对象的指代。这种指最不容易出问题。非亲指是指个别词对不在当下直观视域内的对象的指代,包括忆指、闻指、虚指、超指和期指。忆指是指...
关键词:自然直观 符号指谓 一阶指 亲指 非亲指 
康德的辩证法及其问题被引量:2
《现代哲学》2009年第6期68-76,共9页伊安.亨特 徐长福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编号为NCET-06-073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为06JJD710010)阶段性成果
康德试图调和两种明显不一致的人性图景:一是人类作为自然系统之一部分的"机械论"图景;二是人类作为自由、自觉和理性的行为者的传统形上学图景。康德认为,由于这两种图景都有说服力,我们的理性便被引导进了一种"辩证法"或一种思维过程...
关键词:康德 辩证法 人的本性 自由 
从《大同书》的原创性看现行哲学分科的弊端被引量:2
《东南学术》2009年第3期13-20,共8页徐长福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编号为NCET-06-073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为06JJD710010)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把哲学分为八个二级学科的体制存在严重弊端,其表现为像康有为《大同书》这样的原创性思想作品不可能从中产生出来。哲学是一种理论学术,它的最终产品就是原创性理论。哲学理论思维是其他学科理论思维的基础。"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
关键词:哲学 学科划分 理论思维 改革 康有为《大同书》 
以赛亚·伯林实践哲学思想初探
《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47-49,共3页吕春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西方自由思想传统”(项目号:06JJD710010)的阶段性成果
伯林的实践哲学建立在对20世纪那些力图彻底改造社会的多种实践的反思基础上。他认为,用唯理主义的实践方案来处理人类的现实问题会造成诸多不良后果,这纯粹是理性的误用。有鉴于此,伯林倡导用实践智慧来妥善地处理实践问题。实践者应...
关键词:伯林 实践哲学 实践智慧 现实感 
马克思与康有为对中国社会进程的预见——为改革开放三十年而作被引量:3
《河北学刊》2008年第6期147-151,共5页徐长福 
2006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73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6JJD710010)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1850年就为中国取下了"中华民国"的名字,并一直将中国社会定位为一个前资本主义社会。康有为既独创了一套关于人类大同的理论体系,又把人类历史分为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和太平世(大同)三个次序严格的阶段。据此,他...
关键词:马克思 康有为 中国 改革开放 
论亚里士多德范畴理论中的符号指谓问题被引量:3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119-127,共9页徐长福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编号:NCET-06-073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06JJD710010)
借助于符号的指和谓的关联以认识事物,这是人所特有的一种意识形式。异质性指事物间不同类不可比的现象,它通过符号指谓显现出来,并成为符号意识不可回避的问题。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试图通过对符号指谓所涉及的所有非复合词语的分类...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范畴 符号指谓 异质性  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