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0YBA099)

作品数:9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郁琪李婷蒋林芳刘晰高媛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淮论坛》《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更多>>
相关主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文艺叙事解放区小说阶级性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社会学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毛泽东文艺意义调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以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心被引量:3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9-14,共6页刘郁琪 蒋林芳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14B069);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0YBA099);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0YJCZH098)
毛泽东《讲话》具有丰富而明确的文艺意义调度思想。从文学为政治服务的功利主义观念出发,强调政治标准第一并以社会效果来反向规范、调整文学创作,为革命文艺的意义生产提供了一条极具可操作性的外部路径。对人性和阶级性两个概念内涵...
关键词:毛泽东 文艺思想 意义调度 功利主义 人性 阶级性 
从价值叙事看解放区小说和左翼小说之差异
《城市学刊》2015年第3期103-107,共5页刘郁琪 刘晰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14B069);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0YBA099)
同属革命文学范畴的解放区小说和左翼小说,在价值叙事上有着诸多差异。它们均以人性/阶级性作为基本的价值轴线,但围绕此轴线的价值场域布控和价值意向呈示,却呈现出很大不同。这些不同既表现为价值轴线的多元与单一,也表现为价值态度...
关键词:解放区小说 左翼小说 价值叙事 人性 阶级性 
从戏剧创作看汪曾祺文学活动的红色转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43-47,共5页刘郁琪 李婷 
2010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演变论”(编号:2010YBA099);2013年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现代文人的戏剧改良探索--汪曾祺戏剧文体研究”(编号:S130038);2014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青年优秀项目“中国红色小说叙事演变与话语转型研究”(编号:14B069)
在共和国前三十年的文坛上,汪曾祺由小说到戏剧的创作改换,将自己由京派作家转变成了一个红色经典的创作者。他选择戏剧作为融入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方式,有着主客观的多方面因素。他这一时期所写的戏剧,每篇都有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烙印。...
关键词:汪曾祺 戏剧 京派 
《女朋友·男朋友》的人物形象分析
《电影文学》2014年第18期93-94,共2页高媛 刘郁琪 
2009年湖南省教育厅项目(项目编号:09C416);2010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0YBA099)的研究成果
影片《女朋友·男朋友》是导演杨雅喆2012年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基诺夫斯基似的"双生花"故事。片中主要人物林美宝和陈忠良恰如双生花,分别代表着一个人的"灵魂"和"身体"。而这样青春不安的"身体"和"灵魂",却对生命和爱情有着执著的在...
关键词:双生花 身体 灵魂 死亡 救赎 
改革痛史的地方性叙事——评楚荷长篇小说《苦楝树》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84-88,共5页李婷 刘郁琪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演变论"(2010YBA099)
楚荷的长篇小说《苦楝树》,以一个普通工人的视角来探察国有工厂的兴衰史,企图对1980年代初以来的中国"改革文学"进行历史化的超越。它避开以往改革文学仅关注工厂领导层的的叙事惯例,聚焦底层职工生活,着力表现改革过程中的人性与文化...
关键词:《苦楝树》 改革小说 史诗性小说 人性痛苦 地方性叙事 
从《第七天》看余华小说的生存叙事及其新变被引量:1
《江淮论坛》2014年第2期173-177,共5页刘郁琪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演变论"(2010YBA099);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0YJCZH098)
与余华以往小说的生存叙事一样,《第七天》也仍然以现实生存的艰难为主题,仍然弥散着死亡、荒诞和温情的元素。但小说通过亡灵视角的设置、温情乌托邦景象的营造和现实新闻的拼贴,对死亡图景进行了再置和重新叙述,对荒诞和温情进行了重...
关键词:余华 《第七天》 荒诞 温情 后现代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解放区小说叙事的形塑——以丁玲的“转变”和赵树理的“发现”为例被引量:4
《江汉论坛》2013年第9期39-43,共5页刘郁琪 
2010年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0YBA099);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0YJCZH098);2009年湖南省教育厅项目(编号:09C416)的研究成果之一
1942年后的解放区小说叙事,在某种程度上可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直接形塑的结果。这一形塑,既表现为小说界整体叙事版图的再造,更表现为具体小说文本叙事各层面如故事结构、叙述话语、意义调度上的改变。形塑过程中,...
关键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解放区小说 叙事 形塑 
毛泽东文艺叙事思想述略——以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心被引量:5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1-14,共4页刘郁琪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0YBA099);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0YJCZH098);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09C416)
毛泽东文艺思想,尤其是《讲话》中的许多原则,很大一部分是针对叙事文学的,甚至可看作是对叙事文学的应然性规定。毛泽东依据阶级斗争理论所提出的革命斗争故事,构成了其革命文艺故事思想的总蓝本。他有关民族形式问题、普及与提高、继...
关键词:毛泽东 《讲话》 叙事学 文艺叙事思想 
朱光潜美学思想批判与马克思主义——1956年《文艺报》美学批判与讨论文字的话语分析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12期162-165,共4页刘郁琪 
2010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0YBA099);2009年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09C416)
1956年《文艺报》有关朱光潜美学思想批判的文字,以建立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为目的,却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反倒是作为批判对象的朱光潜,在"彻底地"自我批判之后,很快就与其批判者展开了某种颇具反批判色彩的对话和...
关键词:朱光潜美学思想批判 马克思主义 1956年 《文艺报》 话语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