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X024)

作品数:15被引量:21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成岗黄晓伟王兰明鄢可书杨子洁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更多>>
相关期刊:《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人民论坛》《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风险灾害危机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人工智能社会治理本质主义技术决定论技术社会更多>>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科学图像的实践表征路径被引量: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年第9期58-63,共6页张正清 严玉蓉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经验转向’时代的技术伦理规约机制及模式研究”(13BZX024)。
科学表征从图像的角度看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语言表征,另一种是视觉化表征。前者存在脱离实践情景的问题,而后者存在缺失主体性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反映在成像技术中,就构成了科学图像的表征问题。因此可以从实践优位的角度对两者进...
关键词:科学图像 视觉化表征 实践 
图像转向中的图像问题——从技术现象学的角度再看图像意识被引量:2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9年第5期80-86,共7页张正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后经验转向’时代的技术伦理规约机制及模式研究”(13BZX024)
图像理论研究大致分为两个进路:符号化图像进路和知觉图像进路。图像学中的图像转向试图从政治、文化等角度扭转图像在批判视觉中心主义的潮流下所处的不利地位。然而图像转向更应该寻求溯源图像意识产生的机制,从而达到拯救图像的目的...
关键词:图像转向 图像意识 呈现 时间性 
智能机器外观形象的伦理问题——从拟人化到环境假设的道德图像被引量:2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9年第10期24-30,共7页张正清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经验转向’时代的技术伦理规约机制及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3BZX024)
智能机器的外观设计存在拟人化倾向,拟人化设计背后是一种对自我的内在假设,认为智能机器想要合乎道德共同体的道德标准,就必须具有与共同体内部成员相似的道德图像。本文认为这种对道德图像的认识导致了一种自我谬误。这种错误理解会...
关键词:智能机器 道德图像 设计伦理 
技术决定论的现代性透视:源起、脉络及反思被引量:5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年第11期27-32,共6页黄晓伟 张成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后经验转向’时代的技术伦理规约机制及模式研究"(13BZX024);北京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风险治理中专家信任构建路径及机制研究"(15ZXB015);天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我国转型期新兴技术风险治理的社会信任机制研究"(2018XSC-0043)
在技术社会学视野中,技术决定论由社会的技术决定命题和技术的自我决定命题构成。马克思的技术决定论者形象主要是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在美国化过程中的观念误构,这源于决定论思维对辩证法思维的挑战、现代性的技术逻辑对资本逻辑的...
关键词:技术决定论 现代性 马克思主义 本质主义困境 
作为“他者”而承担道德责任的智能机器——一种人工智能成为道德能动者的可能性被引量:27
《道德与文明》2018年第4期26-33,共8页张正清 黄晓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3BZX024);北京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ZXB015);天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2018XSC-0043)
智能机器的责任问题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很多学者认为智能机器不具备承担道德责任的能力,因此不是道德能动者。从责任的他者视角出发对智能机器道德自主性与意向性的质疑,并不能否认其具有道德责任能力。从他...
关键词:人工智能 道德能动者 道德责任 他者 
第四次革命:现代性的终结抑或重构——信息伦理对人工智能伦理的启示被引量:19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177-184,共8页张正清 张成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3BZX024);北京社会科学基金(15ZXB015)
信息伦理可以为亟待构建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提供重要理论资源。信息伦理转化了原有的伦理主体,并用信息化生存代替技术化生存。这种对现代性的重新反思,挑战了传统技术伦理关于人与技术关系的关键性判断。信息伦理对人工智能伦理的贡献...
关键词:第四次革命 弗洛里迪 信息伦理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发展、风险挑战与秩序重构被引量:92
《南京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42-52,共11页张成岗 
国家社科基金“‘后经验转向’时代的技术伦理规约机制及模式研究”(13BZX024);北京市社科基金“风险治理中专家信任构建路径及机制研究”(15ZXB015)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人工智能已经从科学实验阶段进入商业应用阶段,人工智能发展正在迎来爆发的临界点。以现代性为基础构架的技术社会中的主奴、不均衡性、目的与工具的三重逻辑悖逆正持续延展到信息社会中。同时,当代中国正在进入的人工智能社会面临...
关键词:人工智能 技术社会 逻辑悖逆 秩序重构 风险 
信息技术、数字鸿沟与社会公正——新技术风险的社会治理被引量:16
《中国科技论坛》2018年第5期136-144,共9页张成岗 张仕敏 黄晓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后经验转向时代’的技术伦理规约机制及模式研究"(13BZX024);北京社科基金项目"风险治理中专家信任构建路径及机制研究"(15ZXB015)
本文聚焦信息技术扩散及其社会风险治理,对中国青年群体的信息技术产品使用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选取3104个样本,以电视作为传统信息通信技术的代表,手机和电脑作为新兴代表,对该群体首次使用信息技术产品的时间、使用频率和主要用途三...
关键词:信息技术扩散 社会公正 数字鸿沟 风险治理 
人工智能与人类未来--发展人工智能应避免“近视症”被引量:6
《人民论坛》2018年第2期10-14,共5页张成岗 
国家社科基金“‘后经验转向’时代的技术伦理规约机制及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3BZX024)的阶段性成果
顺应形势把握住人工智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能够为转型期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人工智能时代机遇与挑战同在,应当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研判和预测,增强风险意识,更好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导致的失控风险、伦...
关键词:人工智能 伦理规约 社会治理 
技术决定论形成的历史进路及当代诠释被引量:8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59-66,共8页黄晓伟 张成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后经验转向’时代的技术伦理规约机制及模式研究"(13BZX024);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西方技术哲学的逻辑发展线索及其趋向研究"(12YJA720032);北京社科基金项目"风险治理中专家信任构建路径及机制研究"(15ZXB015)的阶段性成果
技术社会学诞生于现代性语境中,以技术决定论为基本内核,伴随工业社会和理性主义拓展而形成对现代社会变迁的技术解释图景。技术决定论现代性意涵的历史诠释中存在着技术与社会对立的二元逻辑张力,从技术与现代性的相互建构论视角透视,...
关键词:技术决定论 社会变迁 本质主义 不对称性 解释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