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ZH224)

作品数:9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凤梧林佳刘瑜李婧王其亨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建筑师》《建筑学报》《中国园林》更多>>
相关主题:遗产中国营造学社文物保护测绘文物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明清官式建筑溯往被引量:5
《建筑师》2016年第4期64-71,共8页王其亨 李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0738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ZH224)
明清官式建筑研究是中国建筑史学体系的重要基础。中国营造学社在开展大规模田野考察找寻早期建筑的同时,仍然持续进行明清官式建筑测绘与研究。本文以这一学术活动及相关成果为线索,分析其中所体现的学术思想与技术路线,阐明测绘在明...
关键词:中国营造学社 明清官式建筑 测绘 学术史 
1935年明长陵修缮工程文物保护理念管窥被引量:1
《建筑学报》2014年第4期92-95,共4页李婧 张凤梧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ZH224)
在分析1935年明长陵修缮工程报告以及北平市政府相关档案的基础上,指出该工程在中国建筑遗产保护事业中的历史价值,以及其折射出的中国文物保护初期理念与方法的变迁历程。
关键词:明长陵 建筑遗产 北平市工务局 测绘 
圆明园研究史初探(1930年至今)被引量:2
《中国园林》2013年第10期121-124,共4页张凤梧 阴帅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50738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编号5110830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批准号11YJCZH224)共同资助
圆明园的研究史不仅是中国建筑史和园林研究史的重要个案,更是文化遗产保护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它既具有史学个案的典型性,也具有皇家园林遗址和民族情感寄托双重影响下的独特性,对于建筑史学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1900...
关键词:风景园林 圆明园 研究史 史学 遗址 遗产保护 
清代及民国时期北京营造业行会小议被引量:1
《建筑学报》2013年第S1期94-97,共4页刘瑜 张凤梧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ZH224)
清代及民国时期,北京的建筑业存在着两个最有影响力的行会,即由工匠发起的鲁班会和厂商组织的营造业同业公会。通过发掘相关史料档案,揭示其各自的组织结构、运作方式和行业职责,以及它们在整个行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鲁班会 建筑业同业公会 鲁班信仰 营造业 
遗产保护中的文化冲突与《北京文件》——兼论中国古建筑彩画的特点与保护被引量:6
《建筑学报》2013年第2期6-9,共4页林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ZH224)
通过对我国古建筑彩画自身特点的研究、保护历史的回顾以及《北京文件》出台背景的分析,说明在文化多样性的时代,深入整理、研究自身文化传统,及时梳理、总结自身修缮历史和经验对文物保护事业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冲突 古建筑彩画 北京文件 彩画价值文物保护 
北京东城区南牌坊胡同聚兴永木厂调查
《建筑学报》2012年第S2期112-115,共4页刘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ZH224)
2011年春,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南牌坊胡同18号的聚兴永木厂旧址面临拆迁,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档案查询及个别访问的方式,力图还原聚兴永木厂的历史及传统营造厂的运作方式。
关键词:聚兴永木厂 营造厂 营造业 
文物建筑保护的基础——建国初期文物勘查及保护单位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浅析被引量:1
《建筑学报》2012年第S2期49-52,共4页林佳 张凤梧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ZH224)
通过对建国初期文物调查工作情况及文物保护单位相关规定的分析研究,说明全国文物普查及文物保护单位这两项制度对文物保护,尤其是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物勘查 古建筑 保护体制 文物保护单位制度 法律保障 
陶本《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图样补图小议被引量:1
《建筑学报》2012年第S1期61-65,共5页刘瑜 张凤梧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ZH224)
朱启钤先生发现《营造法式》后,召集工匠为《营造法式》补绘图样,作为附录一并印行。通过回溯当时的研究背景,分析补绘的大木图样,探讨朱先生提出的"以匠为师"、"沟通儒匠"的思想和图样所反映的木构技术及其在建筑史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营造法式》 朱启钤 工匠 补图 
国家建筑遗产保护体系的先声——中国营造学社文物建筑保护理念及实践的影响被引量:3
《建筑学报》2012年第S1期92-95,共4页林佳 张凤梧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ZH224)
通过对新中国保护法规起草人的专访以及对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及其成员专著的研究,尝试找出营造学社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及演变对新中国文物保护体系的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文物保护体系 营造学社 梁思成 保护理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