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40045)

作品数:5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黄永红申民周苹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黑龙江高教研究》《作家》《北方论丛》《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更多>>
相关主题:性别差异仪式副语言符号副语言心理时间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七宗罪》的多模态符号学话语分析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4年第8期126-128,共3页申民 周苹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跨文化符号学理论研究"(10YJC740045);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符号学视阈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12532288)
桑顿·怀尔德的独幕组剧《七宗罪》中的意象符号葡萄酒、信件、玻璃窗、歌喉、砸酒吧、番红花、水泥之手分别作为味觉、视觉、触觉、听觉、动作、嗅觉等多模态符号构成有机整体,其象征所指正是贪馋、傲慢、怠惰、妒忌、暴怒、色欲和贪...
关键词:《七宗罪》 多模态符号学 戏剧符号学 意象 行动素 
副语言符号的文化阐释被引量:1
《北方论丛》2014年第3期71-74,共4页黄永红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跨文化符号学理论研究"(10YJC740045)阶段研究成果之一;黑龙江省教育厅2013年度人文社科(面上)项目"符号学视域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12532288)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副语言符号是指人们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对声音的使用,包括音高、语速、节奏、音量、音调及其他声音。副语言符号在交际中不仅具有表达感情色彩、反映社会地位、反映个性等功能,在不同的文化中还存在显著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副语言符号 副语言符号功能 文化阐释 
非言语交际符号的性别差异被引量:2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第4期168-171,共4页黄永红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跨文化符号学理论研究"(编号:10YJC740045)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非言语交际符号和言语交际符号同样在人们的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它的隐性特征,往往被人们忽视。而其中的性别差异更是微妙。文章选择了几个非言语交际符号如目光交流、面部表情、手势、体触及副语言,并进行了性别差异的分析。通...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符号 性别差异 非言语交际符号的研究范畴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翻译研究现状调查与分析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155-157,共3页周苹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跨文化符号学理论研究"(10YJC740045)
作为一般方法论的符号学可以广泛应用于许多学科,用来研究语言、文学、艺术、大众传播、文化交流和自然科学等领域,具有鲜明的跨学科、跨文化特征。中国符号学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起点高、速度快。很多学者采用符号...
关键词:符号学 翻译研究 中国 符号学研究 语义模式 
试析桑顿·怀尔德《漫长的圣诞晚餐》中的时间符号被引量:1
《作家》2011年第24期86-87,共2页申民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跨文化符号学理论研究”之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0YJC740045;2011年度黑龙江省艺术规划课题“当代英美戏剧的时空结构研究”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C016
本文根据法国戏剧符号学家于贝斯菲尔德的理论,对美国作家桑顿.怀尔德的独幕剧《漫长的圣诞晚餐》里的时间符号进行了文本细读。从历史时间、个体心理时间和仪式回归时间三个层面分析了说明文字、人物话语、循环词等时间能指所传递的符...
关键词:戏剧符号学 时间能指 心理时间 仪式 绵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