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07BZW007)

作品数:4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言锋张红翠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理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更多>>
相关主题:《小城三月》城市形象《呼兰河传》归宿都市意识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解析“西藏”在马原叙事中的语义内涵及其功能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10期172-176,共5页张红翠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9-20世纪东北城市化进程与文学创作"(L07BZW007)阶段性研究成果
马原讲故事是从西藏开始的。"西藏"这一具有象征意味的异域背景作为主动的叙事元素,直接参与到马原的叙事中。"西藏"的异质特征构成了对都市生存生态的反衬、对比和评价。将都市精神之自我探寻放置于以"西藏"为象征的原始意义景域中进...
关键词:马原 碎片化 西藏 都市影像 
论萧红的都市意识与乡土归宿——从《小城三月》开始的阅读被引量:1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109-112,共4页张红翠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07BZW007)
作为上世纪30、4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的重要成员,萧红不仅用自己细腻、大胆而又充满顽皮童真的文字记录了一个从旧家庭中逃脱出来的柔弱女性内心的坚强成长,也以女性特有的生存经历见证了文学人生在那个不平静年代中的特有景象。萧红的写...
关键词:萧红 都市意识 乡土回归 
外在的张扬与内在的传统——谈《小城三月》中的城市与女性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36-138,148,共4页王言锋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07BZW007)
萧红的小说《小城三月》通过城市中的青年女性在城市物质时尚上的追寻、婚姻情爱上的保守,反映了城市女性在新旧观念间的游走,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城市女性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以及苦闷的内心。小说自然地将女性与城市相呼应,...
关键词:萧红 《小城三月》 城市 女性 
“卑琐平凡”的世界——谈《呼兰河传》中的呼兰河小城形象被引量:2
《学理论》2009年第22期65-66,共2页王言锋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9-20世纪东北城市化进程与文学创作(项目批准号:L07BZW007)
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以自传体的方式、儿童的视角以及散文式的笔法,用较长的篇幅几乎是全方面地写到了呼兰城中形形色色的事物,展现了这座小城的街市、风俗、人情以及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等,成为最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现代东北文...
关键词:萧红 《呼兰河传》 城市形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