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751066)

作品数:22被引量:3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志忠张川平赵雨佳张旭常凌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广西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武陵学刊》《名作欣赏(上旬)》《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石家庄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铸剑》严歌苓芳华救赎自我确证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如何讲述当代中国的神奇故事——与李建军论莫言与诺奖被引量:1
《百家评论》2018年第3期4-16,共13页张志忠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莫言的文学世界研究"(13YJA751066);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莫言与新时期文学创新经验研究"(13WYA00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13&ZD122)的阶段性成果
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争议和批评之声非常热闹,却很少看到学理性的论辩和回应。这对于澄清事实、澄明理论显然是大为不利的。中国大陆最猛烈的批判,则是出自当下最为活跃的批评家之一李建军先生。李建军言之凿凿地说,莫言的获奖,...
关键词:当代中国 李建军 莫言 故事 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文化 中国大陆 批评家 
自我的确证与救赎——评严歌苓长篇小说《芳华》被引量:6
《武陵学刊》2018年第1期117-121,共5页张川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13&ZD12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莫言的文学世界研究"(13YJA751066);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莫言与新时期文学创新经验研究"(13WYA002)
《芳华》是严歌苓创作的一部极具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描写一群跳"红色芭蕾"的部队文工团员舞台上下的生活。在这一特定群体的人际关系和政治生态中,刘峰和何小曼的处境较为特殊,前者是雷锋式的圣贤,后者是被厌弃的角色。经过"触摸事件"...
关键词:《芳华》 严歌苓 “触摸事件” 自我确证 救赎 
如何讲述当代中国的神奇故事——与李建军论莫言与诺奖被引量:4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132-145,共14页张志忠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莫言的文学世界研究"(13YJA751066);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莫言与新时期文学创新经验研究"(13WYA00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13&ZD122)的阶段性成果
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国内外对莫言都有激烈的批评。李建军是最激烈的批评者之一。本期笔谈中张志忠的文章就李建军对莫言作品的批评进行了概括并做出了较为深入的反批评。张文认为李文中存在自相矛盾的破绽,而李文所提出的文化领...
关键词:莫言小说 争鸣 李建军 动物修辞 
故事·现代性·长篇小说·价值尺度——与顾彬论中国当代文学被引量:1
《中国文学批评》2017年第3期134-142,共9页张志忠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莫言的文学世界研究"(13YJA751066);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莫言与新时期文学创新经验研究"(13WYA00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13&ZD122)阶段性成果
顾彬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发表批评意见最多的海外汉学家。他的批评话语中有三个重要判断,包括讲故事落伍过时、先锋文学与现代性、中国和世界长篇小说都气数已尽等,体现出他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为依托的现代文学价值观,以及"逢莫(莫言)...
关键词:讲故事 先锋文学与现代性 长篇小说 现代文学价值观 “逢莫 必反” 
《我们的荆轲》:向《铸剑》致敬——莫言与鲁迅的传承关系谈片被引量:2
《南方文坛》2017年第1期13-19,共7页张志忠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莫言的文学世界研究"(13YJA751066);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莫言与新时期文学创新经验研究"(13WYA00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13&ZD122)阶段性成果
笔者曾经做过一个不完全统计:从1985年莫言发表《透明的红萝卜》开始,在其后的三十年间,莫言至少有六次在创作谈中以相当的篇幅谈到对鲁迅《铸剑》的高度赞扬和向往之情,称之为“鲁迅最好的小说,也是中国最好的小说”。
关键词:《铸剑》 传承关系 鲁迅 莫言 《透明的红萝卜》 荆轲 三十年 小说 
莫言与《铸剑》:说不完的情缘被引量:4
《文艺争鸣》2016年第11期141-150,共10页张志忠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莫言的文学世界研究"(13YJA751066);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莫言与新时期文学创新经验研究"(13WYA00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13&ZD122)
《铸剑》是莫言最看重的鲁迅作品,用时下流行的说法是,只有唯一,没有之一。只要说到文学的话题,《铸剑》就是他最喜欢讲到的。他的文学创作延续了30余年,对《铸剑》的激赏和言说也伴随了他30余年。早在其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问世之初...
关键词:铸剑 莫言 鲁迅精神 《故事新编》 黑孩 眉间尺 《孔乙己》 文学创作 文艺作品 生死疲劳 
大奖纷纷向莫言:经典化的过程及其价值取向被引量:1
《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第5期56-70,共15页张志忠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莫言的文学世界研究"(项目编号:13YJA751066);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莫言与新时期文学创新经验研究"(项目编号:13WYA002);201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项目编号:13&ZD122)的阶段性成果
讨论中国当代作家的经典化问题是一个很好的题目,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此前程光炜讲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为什么比不上现代文学研究的成就,其中有一条就是说现代文学研究实现了现代作家的经典化,文学史的格局已基本建立,有了稳定...
关键词:经典化 现代文学研究 价值 莫言 当代文学研究 当代作家 现代作家 程光炜 
70后视域下冯唐自媒体写作的症候考察——从《万物生长》谈起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91-95,共5页张细珍 
201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13&ZD122);2013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莫言的文学世界’研究"(13YJA751066);2013年度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重点项目"莫言与新时期文学创新经验研究"(13WYA002)阶段性成果
作为一个跨界能手,冯唐的自媒体写作可谓观察70后作家的一个支点。基于肿胀而起的创作内驱力、精神内分泌式的文字繁殖,外加一点任情任性的才情,某种程度上构成了冯唐青春叙事的写作范式。而与时俱进地玩转自媒体恰能让他肿胀的那喀索...
关键词:冯唐 《万物生长》 自媒体写作 症候 
莫言:与新时期文学一起成长
《励耘学刊》2016年第1期133-146,共14页张志忠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莫言的文学世界研究”(13YJA751066);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莫言与新时期文学创新经验研究”(13WYA002);201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13&ZD12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的阐述围绕莫言与新时期文学的创新经验之研究展开,对研究现状做了简略回顾,提出了若干的研究路径:对新时期文学近40年的全过程进行整体考察;辨析优秀作家与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的复杂关系;剖析新时期文学代表性作家的理想情怀的持...
关键词:莫言与新时期文学 理想情怀 文学思潮 宏大叙事 
“茅盾文学奖”遗珠漫拾——以《陆犯焉识》《日夜书》《喀拉布风暴》为评论对象被引量:1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45-51,共7页张志忠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莫言的文学世界研究"(13YJA751066);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莫言与新时期文学创新经验研究"(13WYA00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13&ZD122)
"茅盾文学奖"的评奖,像任何评奖活动一样,都有遗珠之憾。文章以三部落选作品为评论对象,阐释其各自的艺术成就:《陆犯焉识》以边缘人形象对"大墙文学"的超越和对"低调自由"的坚守;《日夜书》对后知青文学的新贡献及对"人民的修辞学"的张...
关键词:茅盾文学奖 《陆犯焉识》 《日夜书》 《喀拉布风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